大公网首页
繁体
|
登陆
|
注册
改革人物
“布鞋”首富宗庆后:敢想敢拼已远远不够
北汽徐和谊:将改革红利最大化的变革者
第一商贩年广久卖瓜子 致富路上三次入狱
壳牌扎根中国120载 王晶:改革开放让外企营商环境大为改善
刘慈欣: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可能是一名煤矿工人
松下张凯:心怀“素直” 方能破局
丁永玲:北京同仁堂通过香港走向世界是最佳选择
改革故事
皇甫平:突围利益藩篱 思想须再解放
90年代初,中国改革陷入“向何处去”的迷惘,周瑞金以一组署名“皇甫平”的改革开放系列评论文章,在推动当代中国的第二次思想解放中发挥独特作用。
霍英东“敢为天下先”开新局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批爱国港商以“敢为天下先”的拼搏干劲,成功为内地改革开放打开了新局面。
何鸿燊见证“灯火辉煌”巨变
1979年,何鸿燊参与投资的中山温泉宾馆正式营业,其配套设施遥遥领先当时内地招待所。
陈永棋:我是时代巨轮裏小齿轮
原全国政协常委、香港长江製衣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永棋,是最早参与改革开放的一批港商。
唐英年:港人当改革开放领头羊
唐翔千长子、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香港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为改革开放开辟了新局面。
年广久:创业探路一波三折年逾八旬“痴”心不改
因邓小平的3次点名,素有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商贩”之称的年广久,成为开放进程中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创办“傻子瓜子”,经历牢狱之灾、离婚、老年丧子......年广久的一生充满传奇。
耄耋“改革元老”高尚全:坚持市场化 保民企权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曾参与中共历史上三份重要改革决定的起草工作,长期为中国改革献计献策。
伍淑清:邓公亲拍板 港资夺第一
40年前,伍淑清进入内地,创办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获得了中国“001”号合资企业许可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张近东:立足创业创新追求与时俱进
1990年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27岁的张近东辞职「下海」创业。他东拼西凑了10万元,在江苏南京宁海路上租下一个不到200平米的小店,创立苏宁。
深圳奇迹成典范 创新驱动再出发
位於深圳南头半岛的前海,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近5年每年平均诞生超过3万家企业,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者。
雷宇:对汽车事件反思自责盼海南改革行稳致远
从今年的“五一”黄金周起,海南省开始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外国游客随之大幅攀升。这只是海南实施新的对外开放政策中的一项举措。
摆摊妹变企业家创业扣时代脉搏
1980年12月11日,在家门口摆摊卖钮扣的20岁浙江温州姑娘章华妹领回了一张编号为“10101”号的“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非洲鞋王”见证40年的改革变迁
由“人肉速递”配件到内地生产、设厂,经历内地经济转型,再转战非洲埃塞俄比亚,可谓见证内地经济过去40年的改革变迁。
青岛夫妇20本帐簿见证改革开放40年巨变 工资增长141倍
“1978年4月12日,绿豆芽0.20元,菠菜0.10元,糖精0.20元、(爆)米花0.10元,香油一斤0.95元,卫生香0.11元,粮食30斤4.90元。”
越过脱贫十道坎 井冈山脱“贫”帽
改革开放40年来,内地经济实力晋升全球前列的同时,“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面貌依然严峻。
港商黄瀚泓:我不想做复制品
对他来说,更重要的还有一座无形的“桥”——“香港、香港人是桥梁,连接东方和西方,中国和海外的桥梁”。
曹远征:港贡献改革开放 桥梁地位无可替代
曹远征指出,过去四十年,中国对外开放历经三步走,香港作用至关重要,连接海内外的桥梁地位无可替代。
昔日为温饱立下“生死状”“改革第一村”为谋创新建设小康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形式,冒着巨大的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港商手袋厂首驻东莞 “三来一补”开启外资进大陆序幕
1978年7月,国务院颁发《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允许广东、福建等地试行“三来一补”,东莞是广东五个试行县之一。
邮票承载集体记忆 方寸之间感受国家改革开放40年巨变
40年改革开放,春风化雨,犹如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深深地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那一枚枚被誉为“国家名片”的精美邮票。
陈红天:港商“超级联系人”角色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四十年,港商是最先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到内地投资和参与建设的先行者,对内地制度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个体餐饮第一家京城小巷“吃螃蟹” 三代38载坚守执着品质视菜如命
北京中国美术馆对面一条不起眼的胡同里,藏着一间名为“悦宾”的小饭馆,饭馆虽小却大有来头,不仅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首个个体餐厅,还引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和陈慕华登门造访。
胶片见证时代变迁光影闪耀幸福人生
在鲍利军看来,电影放映方式和观影环境变化,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
种桑养蚕探出路破茧成蝶富一方
1978年,安徽农民赵启华通过包产到户分到了土地,他没有固守成规地种稻种麦,而是开垦出其中的两亩地种桑养蚕。
吴氏两代倾心力培育乡村振兴华西样本
昔日以冶金起家,以钢铁、化纤为支柱的江苏华西村,从寂寂无名到享誉“天下第一村”,如今跟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脚步,迎来了村庄产业多元化、国际化转型的新跨越。
“合同大王”李方平:跃身时代熔炉 锻就风云浙商
李方平,1955年出生于温州乐清,因善于经销谈判,到哪里都带着合同,被誉为“合同大王”,是著名的“八大王”之一。
土地拍卖第一槌开地产发展先河
1987年12月1日,深圳率先引入香港土地拍卖制度,首次举行国有土地拍卖。
乘开放东风 林德兴靠 “脑”成就事业
国家经过改革开放后,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四十年岁月里,无数港商北上挖金。
常居云南20载 台胞于涌领军“文创”月圆梦圆
2018年“情系人才”中秋国庆座谈会正在举行,10人被表彰为昆明经开区第五届优秀人才,于涌是获奖的唯一台胞。
查懋成:骄傲成为奇迹参与者
谈及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对今年刚好成立四十年的香港兴业国际集团来说是一部企业成长史,而对查氏来讲,更是家族两代人的故事。
香港溢达40年梦圆制衣王国 杨敏德:市场遍全球 无惧贸易战
国家于1978年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同一年成立的溢达集团便快人一步,成为最早投资内地的香港纺织企业。
金融家叶迪奇盼内地改革多些市场主导
本港金融界传奇人物叶迪奇,1965年加入滙丰银行,一做便是47年,见证中国金融业40年来逐步开放走向国际。
“001小姐”伍淑清:配合国家发展是港商的使命
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协助家族企业拿下内地001号合资企业许可证的原全国政协常委伍淑清眼中,港商的使命始终是配合国家的发展,为国家的强盛和深化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十年磨一剑 “大国重器”铸强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武器装备体系化越来越全。陆军新型坦克的作战性能和整体水平接近世界一流。
中共砥柱中流 改革破浪前行
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抉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宏伟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历史性跨越;面向未来。
史美伦全力推动内地证监改革
2001年,在香港证监会任职十年的史美伦获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赏识,出任中国证监会(中证监)副主席,成为新中国历史上以港澳台地区专业人士身份出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中央政府副部级官员的“第一人”。
四十年坚守 老舍茶馆鉴巨变
北京老舍茶馆、安徽凤阳小岗村、深圳蛇口工业特区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大标志。从一碗两分钱的大碗茶到今日集演艺、餐饮、休闲於一体的国际文化名片。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老舍茶馆的发展道路恰恰折射出了四十年巨变的轨迹。
陈冯富珍助港青迈向国际舞台
陈冯富珍表示,当年她获推荐角逐联合国组织的最高负责人,显示出中央的智慧,她希望港人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协助国家参与全球治理。
石狮探路“民办特区” 小镇变时尚城
厦门往北不到80公里,即到石狮。1988年,石狮与深圳、海南三者,成为中国县市省三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试点。改革开放后,石狮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体制改革的探索,也犹如夜空中亮起的璀璨烟花。
大亚湾核电站从引进到出口 见证中国技术由弱转强
当时,中国没有核电专业人才,核电站建好后如何运营?聘请外国人运营,还是培养自己的运营人才?大亚湾核电站选择了后者。
范迪安:展览尽显习主席对港关怀
范迪安昨日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深刻感受到香港内在的蓬勃气象,认为这次展览既反映香江美丽繁荣的景象,也体现出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央对香港的巨大关怀与殷切希望
范迪安:美育百年引领社会风气
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范迪安昨早於香港大学以“百年美术 百年美育”为题开讲,并与在座听众分享二十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史之变革发展轨迹、“美育”理念在近百年中国艺术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担当重任、引领社会风气的现实意义。
“香港牵动我的心”美术展引发强烈共鸣
“香港牵动我的心”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创作展昨开幕首日,本港各界人士参观后纷纷点赞。
五杰获表彰凸显港澳同胞贡献
这次表彰的改革先锋人选中有5名港澳同胞,都是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香港、澳门地区杰出代表,充分体现了香港、澳门在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独特地位、重大贡献和不可替代作用。
浙江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创业 市场主体总量破六百万
2016年,浙江省率先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简政放权,对企业经营事项采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证照联办等系列改革措施,承诺全过程最多“跑一次”。
学画少年:未来想去内地发展
“香港牵动我的心”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美术创作展昨日进入第三日,逾200幅两地艺术家和青年的画作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出,参观者纷纷点赞。
把握“九个坚持” 改革开放再出发
文章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不停步。
两代会计师见证中国经济腾飞
李兆雄及李文杰两父子,分别是1986-1987年及2013年澳洲会计师公会大中华区分会会长,正正见证了过去40年中国内地及香港经济高速发展。
锦绣中华 开文化主题公园先河
提到主题公园,多数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迪士尼、环球影城。其实早在1989年,由港中旅和深圳华侨城合资兴建的中国第一家“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就已建成开放。
港片融合内地文化 再创华语电影巅峰
随着内地经济腾飞,香港影视人纷纷北上加入电影等製作,香港文化逐渐与内地接轨。
京港地铁总经理邵信明:AI地铁时代不能独唱 需要合唱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邵信明对北京,却有着深深的情结。比起诗人余光中《乡愁》里的思乡情切,邵信明对于北京的深情,更多来自于他的母亲。
改革地标
关于大公网
法律声明
广告服务
联络我们
Copyright © 2018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