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直播 LIVE手动刷新

主持人2018-10-23 12:15
非常感谢,谢谢柳先生,也谢谢台上各位来宾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圆桌对话,谢谢各位。非常感谢台上五位来宾,我们本场论坛到此结束,谢谢现场参与论坛的所有朋友们,谢谢大家。
柳洪2018-10-23 12:13
我做一点补充,前面大家都提到了保险,香港和顺义的保险还是有很强互补性,最近几年内地很多人士,中产以上人士到香港买保险挺多的。尤其是2016年前后出现了一个词是比较疯狂,最近一两年相对比较理性,原因是什么呢?国内的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士越来越多,保险虽然不能够改变生活,但是他可以防止生活被改变,这样就需要买保险。

第二,保险合作可以对产业管理风险和对冲风险。

潘铁珊2018-10-23 12:12
顺义和香港的互补我也同意是人才的交流,以后在这方面多交流双方经验,包括在过去的发展上面有互补,比如说在前海上面政策能不能用在顺义上面,供应链金融上面的经验,在顺义来说也是挺管用的,无论是在数据的收集,包括金融的融资上的配合,这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加强。
李慰民2018-10-23 12:11

我的看法从短期来讲顺义成为首屈一指的全球第一的门户机场,这应该已经看得到了,指日可待,这个难度并不高。我非常同意曹老师的观点,你不能光满足成为一个门户,你应该把这个门户变成一个交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提供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这样整个的定位就具有核心的枢纽的作用,这样可以拉动很多经济,但同时从产业链的发展角度来说,人才的汇聚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合适人才会聚很难把金融和实业融合在一起,如果能够进一步汇聚各种类型人才,配合门户往平台上发展,顺义的发展是非常非常不可限量的。

杨涛2018-10-23 12:10
创新、开放、生态和人才。创新是我一开始所说的,要高度重视新技术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贯穿到新兴产业金融创新当中。

开放,过去的地方金融是相对在行政区划内比较封闭的概念,无论是从金融自身角度还是从服务对象的角度。现在越来越跳出行政封闭的概念,要减少单打独斗的概念,如何未来在区域金融发展层面拉住大家一起共同做,大家实现共享共赢。

生态,离不开生态土壤的建设,里面包括软环境,也包括硬环境。

人才,做金融,做新兴产业金融离不开真正的跨界的高端的人才。

曹和平2018-10-23 12:08
我希望能够记住我第一段讲话,我讲北京飞机场的事。我现在又讲自由贸易区或者说港务经济四板块经济,自由港板块,临港加工区板块,第三方市场群板块,独立的内三板块微型国民经济体系和大国民经济体系对接的四板块经济,最重要要切入的,如果说妙计,我提北京飞机场有做事三商要配备一百五六十家左右的做事主体,飞机航空公司不够,金融大概需要,物流需要,还有第三方平台市场承建商,我个人觉得需要一千到一千五六百城市商,能够从场外导到场内来,怎么样做市场这个很重要。把场外业务搬到场内来。价格首尾确认,这种评估、确权、授权,租赁、信托,法律,进入和退出,这种中介怎么做,这大概需要1.2-1.5万家,有了也三类做事中介,我觉得顺义区的国民经济能够在GDP规模上,达到五千亿,现在是两千亿,这三到五年间,交易量上可以达到五万亿,北京石油交易所五年人家做到2.6万亿,我觉得这一块北京还没有石油,你是一个大港,一亿人,能够做到5-15万亿是非常可做的,沿着这个方向做顺义一定是可以发展很好。
主持人2018-10-23 12:07
你其实把我最后一个问题也拿出来了,最后一个问题期待台上各位嘉宾给顺义带来更多的干货,提锦囊妙计,针对顺义的金融发展,可以按照远中近三个纬度,也可以笼统来说。
曹和平2018-10-23 12:06
香港的比较优势前面专家讲的很好,我觉得香港最大的优势就是一个自由港的优势,而北京顺义自由空港可以学的,港务航道集装箱运营,你金融业怎么样便利中介和实体去全世界交流,这恐怕没有一个能够比过香港,这一块应该虚心向香港学习。

对于顺义来说,有了自由港,港务区临港加工区,这一块香港有,内地通过几十年学习也有,完了以后第三方平台设置机构,这个香港地域很小,临港加工区形成的第三方平台市场,第三方平台市场怎么样形成产业金融,现在没有把自己金融延伸到海外任何一个国家产业链,上先加工顺序上,对企业和园区建设进行整合,这一块香港不够,大陆在这一块也有自由港,临港加工区,我们有良好的结合。比如说浦东新区,滨海新区,这是香港的弱点。最大的优势是自由港旁边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大国民经济体系对接,这可能是香港超前发展自由港和顺义将要发展的自由港对接两家结合起来又破了一个题。

杨涛2018-10-23 12:04
我谈一点所谓两地互动,刚才几位专家谈香港谈的很多了。作为一个区域来说跟香港之间能做更多的金融合作和交流无非有两个方面,第一,大家常规性的能干什么事,常规性的完全可以列入相关的清单,比如说有务虚,双方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论坛、发布会等常规活动。二个是两地金融要素的互动,资金的互动,人员的互动,企业的互动,项目的互动,这些都是很多,既可以借助与京港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借助与整个内地和香港的关系,加上单独梳理顺义和香港的关系,这可以列入清单。

其次可以真正以产业链金融作为真正应用场景。现在整个顺义是一系列产业的布局,我们说广义的产业链金融的概念上既包括一些核心重点企业的金融支持,也包括上下游产业链的金融支持,也包括跨境的贸易方面的金融支持,在这样一个广义的产业链金融方面,我个人觉得顺义和香港是可以结合的。比如说如何在大数据的整合,如何在环境的建设,如何在一些跨境产业链金融创新孵化器的建设,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我个人觉得可以把跨境产业链金融创新作为一个重要的结合和抓手。

李慰民2018-10-23 12:02
我想说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起码是六七十年的历史了。香港这个市场也不是说一天完成的,我很同意潘先生说的,经济会有周期性,但是你不能在经济处于低潮的时候把市场关掉,这个反而会造成恐慌。香港在最近20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市场,尽管这个市场出现非常恐慌的状况,但是市场在有序的交易。香港市场是不是很早就达到这个水准,事实上不是的。我告诉大家香港也是经历过很多的大风大浪,才达到今天这个地位。大家想一想香港有一个特点,香港交易所名字是很奇怪的,他叫香港联合交易所,他们有没有听说上海联合交易所,没有吧,这是为什么呢?这都是有历史变化过程当中,当时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的时候香港交易所市场状况也不是那么理想,当时香港有四间交易所。我印象当中在过去五六十年里面,凡是世界上数得出的大的金融危机的时候,大的市场很低迷的时候,我不觉得香港作为外向经济没有任何一次可以独善其身。

1974年恒生指数跌了九成,1987年的时候一个月跌了45%,这种经济危机,对港股影响非常大,当时香港四大交易所,一直到1986年才成为联合交易所,现在名称是延续当时这个交易所,这个名字一直都叫做香港联合交易所,香港每一次大的风浪之后都会有一些进步,我们看到的八几年股灾之后香港政府成立了监管机构,香港证监会当时开始以三层监管方式运作,当时出台了一直用到现在的监管条例,在经历风浪之后反省自己的体制,推出一些法律法规上的新的条例,把以前做得漏洞补上去,经过这几次大风大浪之后香港差不多到了现在这样状况了。

大家更觉得香港GDP增长数字跟大陆数字不能比了,但是香港有一点,他的稳健程度上还是比较稳健,他可能增长不是那么显著,但是他的资产负债表,他的风险管控还是值得我们去做参考的。从顺序发展来说,我们在追求增长的同时,也要考虑增长的稳健度和风险考虑,对此我们增长会更加有质量,在这一方面来说香港有很多方面值得大家参考。

潘铁珊2018-10-23 11:59
首先还是要讲一下我很同意柳先生说的香港风光不在我不同意,这可能是一个假象,可能在个别年轻人早期几年前发生的事情。觉得怎么回这样,这是一点。本身香港过去的发展,跑到现在还是以金融为主的,他在实体包括原来税务天堂,免税,低税率,消费过来,买东西比较便宜,这种接受了挑战,这没有办法。因为大湾区,上海、海南岛会针对这些人口来做,我觉得这些事情大家要想一想,刚才数据是非常确实的数据,香港在这一块上还是有非常大的优势。

他接受西方的教育出来的事情,在过去的特点是什么呢?他是税务天堂,他是很低的税率。其次是自由贸易,他自己不干预的政策,虽然现在有点变了,但是他还是维持一个高程度的GDP不干预。比如说金融市场发生的事情,出现了2014年年中出现暴跌,香港也受到美国的事情牵动,我们有没有停市,有没有做干预事情在里面,没有,市场就是市场。他每次下去之后非理性抛售以后很快就恢复过来,9.11第一天发生,第二天就没有事了,这可以简单的看出来,2014年也是这样。我相信香港未来需要考验的事情有几个,一个是法律法规的进程,他在做交易上面,双方会在法律法规方面非常维护。

自由度,这一方面能不能增加多一点自由度,他怎么样在物流,在保税仓方面增加更多的灵活度,当然这牵扯到比较高的深层次的问题了。比如说香港比较有力在物流方面的位置,和境内不同,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一下。

我们在程序上面的简化,香港在条例上面申请各种各样的法规上面很快,马上就能管起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会牵扯到商业合同方面,在未来的产业发展方面的影响。

实体上数据上的分析和收集更统一起来,怎么样更好的运用,这是几块上面的发展。看香港的事情,金融市场,股票市场里面吞吐量多大,境外的投资也能够投资到境内里面去,这个本和利会返回来,不会受到外管局限制,这些都是未来可以发展的。

主持人2018-10-23 11:58
学习香港,借力香港空间的确还是非常大的。
柳洪2018-10-23 11:57
你刚才说香港金融中心风光不在,我的回答可能跟你的稍微有一点出入。香港回归20年之后,他经济的增速不高是低增速,你看到北京、上海GDP纷纷超过了香港,包括深圳今年也会超过香港,大家感觉到香港怎么了,但是他的金融、资本市场还是处在大发展的。香港金融业的发展,1997年金融业的状况跟现在来比增长了四倍,就是金融业产值和规模,当时只有四五万亿,现在是20多万亿,资本市场状况是什么呢?1997年上市公司有619家,市值是四万多亿,现在上市公司是2268家,市值是32万亿,增长了八倍,所以说是一个大发展。怎么样在这期间出现大发展的状况呢?他抓住了一个机遇,就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第一站就是香港,他抓住了这个机遇。第二,中国内地市场的开放,外资走进中国内地市场,也是通过向。第三,我们推出了很多内地其他的政策,前几年的一带一路,现在是大湾区,再以前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人民币国际化香港是一个试验田,首先在2003年第一个人民币中银香港是清算行,现在香港也是人民币离岸最大的市场,成为人民币离岸的枢纽,抓住了这些机遇就促成了监管当中的资本市场情况。
主持人2018-10-23 11:57
我加问一个问题,你刚才也说了香港经济出现了一些空心化,包括很多媒体也有评论香港创新能力不足,你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香港金融应该有什么需要检讨的吗?
柳洪2018-10-23 11:55
这个题我可以多讲一些,但是为了给其他嘉宾留点时间,我还是简单讲一下。

香港的经验我大概总结了一下是几个注重。第一,金融为产业服务。金融业在服务产业的过程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监管金融中心发展史来看,在60年代的时候香港制造业很发达,也是制造业加工中心。之后随着70年代之后,改革开放之后很多制造业北上了,发展慢慢从制造业转成服务业,这个过程中金融为产业服务的思路出现了变化,他发展了离岸金融服务产业,他离岸金融包括贷款现在差不多一半贷给香港以外的地方,包括跟中国内地相关的贷款占了四万多亿。

第二,推进金融与航运的结合。最近几年也在推动再工业化,他现在初创性企业增长很快,2017年来看有2000多家。

他比较注重扩展产业类的基础,主要一点是发展总部经济,最新统计母公司在海外或者在内地的市场公司突破8700家,有1530间是以香港作为总部的。

第三,注重产业金融服务能力的建设和推广,他不断的在做推广,这不光往内地,他在内地设立了五个办事处和11个联络处,在海外也设立了很多机构。他金融管理局也设立了基建融资办公室,金融科技发展办公室等等,他来促进金融方面的发展。

第四,对目标吸引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他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为企业量身订作商投行一体化服务,相应的有边界性的,包括一带一路上提供的,也跟产品小货币兑换,这往往很多银行不做的,包括银行间清算结算等等,也发展了银行保险业务,现在香港大的银行基本上都有保险,还培养企业,有一些银行业务,金融业务企业不会使用,他不知道,也要推广引导他使用业务。

第五,注重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平衡发展,为产业金融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大家都在关注发展金融的情况下,香港还有一个注重发展服务行业。在发展金融中心或者产业金融中心这些专业服务非常重要,否则还是不能形成一个合力。

主持人2018-10-23 11:53
谢谢,正好话筒现在到了那边,三位来自香港的嘉宾更多的谈一谈这个话题,我们的话题四是香港经验是什么,香港这么一个小地方,按道理说自然条件并不是太好,人口不是很多,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挥出非常特殊的作用和地位,我觉得一定有很多缘由,香港做对了什么,香港资本市场现在吸引力又重新光亮起来,各位来宾觉得香港做对了什么能够达到现在这样一个情况,我们顺义又应该在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过程当中学习一些什么?
柳洪2018-10-23 11:52
我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说一下,对于产业金融持有更积极的态度来支持,尤其是现在在外部环境很大变化的背景下。

现在市场上对商业银行有一些贷款方式或者说有不同的一些看法,但是主要理解商业银行的痛点和难点,因为他也要关注风险,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完善对商业银行的考核体系。

产业金融方面,真正的往前推进,并且还要坚持,采取市场化、货币化的方式,只有坚持这样,未来才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对金融创新来说,其实从银行的角度来说,金融创新并不是说一定要多么高端的这种创新,往往特别高端的,往往特别让大家持续者摸不清楚的不能理解的创新,最终也不行。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创新是顺应几个趋势,一个是消费者的消费情况。一个是顺义国际发展的趋势。在实践中要强调金融的便利化,在创新中,在服务中的便利化,融资便利,理财便利,汇兑便利,利息便利,我们银行在香港,特别是推进一带一路方面都是强调服务便利化。

顺义的创新,之前有很多定位很好,发展也很好。比如说定位要打造成区域性的产业金融中心,要发展临空经济,贸易经济,这都是未来的创新方向。

潘铁珊2018-10-23 11:51
各个专家讲了很多了,我很同意前面专家说的,把实体的产业证券化。因为证券化可以用很多的方式进行,包括刚才说的信托基金的方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新加坡是一个例子,过去新加坡也好,香港这一方面虽然走在后面,但是在这一方面持续的慢慢拉动,包括酒店管理,仓储,教育,医疗,房地产,这些也能够用一个方式。

这一方面投资者也不希望回报特别多,还是要比较稳健,在派息方面有保证。这种产业看到每年回报很稳定的,能够看得到,预知到,能够计算出来的,这些对于顺义来说,顺义的产业很多,在物流、仓储方面也是有很多的产业。后面还有一些新兴产业,一些独角兽,研发方面科技上的事情,也可以放到境外。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方面,商业保理,里面牵扯到很多的,应收帐方面的融资,这也可以发挥出来,不是现在没有,而是未来还有一定贡献的风险。当然这个里面还是需要一些数据的发挥,数据上的维护跟控制和管理,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云数据的管理,现在已经有很多了,怎么样能够集中起来,能够导入更大的蓝图出来,这对各个产业方面是一个更好的支持。你数据管理的好,风险也相对会降低,回报也可以看到。

李慰民2018-10-23 11:49
我现在想说金融创新的过程本身是应市场需求,同时金融创新目标很多时候是跟我们对风险的探讨有关。事实上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并不是说风险越高回报越高,并不是完全追求高回报。事实上很多投资机构,我们看到他们是希望在风险可以承受的情况下获得合理的回报,事实上很多创新或者说一个产品的发展是一个去风险的过程。

举一个例子,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比较航空公司,来比较一个机场,你认为谁的风险高?当然是航空公司风险高,航空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多,他面临的比如说地域风险,面临的油价风险,相对来说机场的风险是低的。就算飞机没有满载,但是机场每天飞机起降,人就是一架一家算的,除了到非常惨某些航班砍掉,这样投资者对风险的角度不一样。

我们看香港本身,有一些产品也是在过去十年里面刚刚做,而且有一些产品也是跟区域性的市场学习。我举一个例子,香港这十年有两类产品是分前五年后五年过程发展出来的。十年前香港推出了房地产资金,这个REIS,这是什么概念呢?我并不要求你给我很高回报,但是我要求你给我很稳定的回报,稳定回报就是通过稳定的基金。房地产基金目标是所有盈利根据法规的规定必须是百分之百,这种产品并不是让你在股价上发大财,你如果是养老基金,你如果是保险公司,这种产品对你来说非常适合,因为你需要匹配你的资产端和负债端之间的匹配,如果能够匹配到,这种资产是可以为你带来长期稳定收入。

事实上香港第一支房地产基金是一直政府分拆的领汇(音),每年就是百分之百,有的时候甚至超过百分之百以上。我们后来发现房地产基金的确是不错,你的收入也稳定,你又没有什么增长空间,香港毕竟市场还是很小的,对于政府监管来说,对于房地产基金来说,它的监管主要是告诉你有什么不可以做,你有什么不可以做,你又不能举债,你又不能在没有得到监管机构批准下收购资产,他的核心理念告诉你我不允许你做的事情是为了让你的风险降低,这是他的初衷。后来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机构觉得中间有很大束缚,我希望能够给你一些稳定回报,你同时也给我一些空间使之发展。我记得2011年左右,当时香港推出了另一类资产,SS,中文叫核定证券。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我发行一种证券,这是全上市交易,这个证券可以有限度的批准你做某些事情,但是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政府协商或者说政府的掌握,但是香港监管机构并没有说这不能做,这是把普通股核定一张优先股,我们叫做核定证券,这种证券好处在于我既能够让你获得稳定的收益,同时你又能够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我觉得这些产品的发展对于顺义的临空经济来说是完全可以考虑的。

现在有一条跑道,跑道中间收入是完全可以预测的,而且你也有增长,这种产品如果说能够变成一个金融产品,如果把现金流打包,通过有限度监管,同时又能够满足长期投资者需要,这种产品理念,实现方式对于顺义区的临空经济来说是完全值得考虑的,这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在做了,这个市场每天在交易。从投资角度来说,香港现在看到这两类SS股票,他们事实上提供的回报率是6-7%左右,这是非常稳定的收入和回报,从这个角度来说,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一定会有人关注的。

杨涛2018-10-23 11:47
这一方面确实很重要,另一方面也确实考虑到地方政府推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衡量的标准也是产业的集聚度,更多的是同步推进的。

全球来看大家评价新兴的金融集聚城市,金融集聚区往往是三大视角,一个是从供给层面看产业的视角。一个是从需求层面看客户,资金的可得性,客户的满意度评价。一个是生态环境层面。这三个层面缺一不可。

主持人2018-10-23 11:46
我们要着力打造一个非常有效,高效率的金融生态圈,有一些看似现在好象并不能马上发挥很大的效益,但是在未来构建生态圈过程当中有可能非常重要。
杨涛2018-10-23 11:45
当前大的背景确实是在经济的严监管的环境下,金融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都有争论,过去几年金融出现了一些脱实向虚的风险,有一段时间大家认为监管不好。现在来看金融创新又离不开,如何把握这个度,基于顺义的考虑,我个人觉得可以把经常谈的两个词,产业金融加新兴金融合在一起,叫新兴产业金融。这里面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新技术加新产业加新金融,会带来一点什么样的变化。过去研究范式下也有很多历史包袱,包括产融结合的考虑,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把三个结合在一起,大家脑海当中马上会想到互联网金融曾经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新兴产业金融代表着新技术加新产业加新金融,简单剖析意味着什么呢?新技术,我们谈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技术,互联技术,安全技术,这样一些过去曾经在电影脑洞大开,现在在商业应用越来越多,广泛冲击着经济金融各个领域,对于生产方式,商业模式都带来深刻的影响,第一个主线,我们在这个地方新兴产业金融,在底层技术,重大技术方面能不能真正的推进,这是贯穿的第一个主线。

第二,新产业,新产业是什么呢?刚才说到依托于经济,依托于汽车,依托于制造业,这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我们过去谈产业优化经常是一次产业到二次产业到三次产业,简单的产业结构升级,这个升级在全球来看,很多情况下不一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比如说拉美大量集中在中低端第三产业里面结果带来问题。我们说的新产业是全面的概念,在农业领域,制造业领域,服务业领域更多的强调内容的升级优化,这个升级优化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也是新的技术,新的就业,新的生产,新的分工模式等等,这些是我们发展新产业的重要抓手。

新技术叠加到新产业,最后贯穿到新金融方面,这是什么样东西,这就是从金融科技时代来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谈产业金融的时候,很多人首先想的跟融资有关,但是真正的新金融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含义。比如说从金融服务的主体来看可能是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组织,包括现在整顿当中的互联网金融。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可能是清算产品,融资类产品,风险管理类产品,信息类产品,整个金融科技时代考虑的新金融范围又是更加广泛的。如果说把新技术加新产业,新金融三者贯穿在一起,最后叠加一个特殊的金融生态的支持环境,我觉得会构建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最后所谓的特殊生态环境可能包含着政策,规则,信用,甚至还有文化,包括一些第三方的经济建设的中介的支撑,它是承载着这三个要素的重要的土壤。为什么同一个产品,同一个组织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出不同的结果,在中国和美国不一样,在中国不同城市不一样,在一个城市不同区也不一样,所以下面的承载的土壤也很重要,这四者相结合,可以给未来新兴产业提供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曹和平2018-10-23 11:40
他加起来逼近价值,逼近商业银行本票,我们没有人知道这个事,因为我们都不看机场,就坐去。

到北京飞机场干什么,你是81号登机口,服务员把常用登记牌拿成两个,拿短的去坐飞机,长的是什么呢?对帐清算单,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其实是南航一天20个航班,一个小时一次,200个人座位,你按照实际空中航空公司委托地面公司提供服务,这样一年才1000万,我航空港住场中介,我300万支出,找回来700多块钱,这个时候对帐清算单延伸于认证票据,之后延伸交割票据。结果这完了之后曹老师干什么呢?原来航空公司做进去,他让交易投村活跃做事主体,做事商,功能怎么变,我们顺义现在不知道。让票务中介把场外业务导内场内,就是成事商,他和做事商怎么理解,怎么配合,你怎么找他我们不知道。那些大户师,票据中介,住场金融机构他的数量是多少,我们也没有理解,这就是曹老师说的做事三商,连我们证券交易所,深证所别看李小佳在香港天天当教授,他不知道,没有做事三商理论顺义机场要提供产业金融服务,在银行系金融机构之外票据流程去做,我个人认为那是达不到的,我觉得创新也在这,我讲完了。  

曹和平2018-10-23 11:38
你这个问题太有挑战性了,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我必须要展开讲。我碰到了两个案例,2014年我们国家的钢产量是10亿吨,全世界是16亿吨,我们那时候钢铁产量过剩,我们十亿吨用了五亿吨,有五亿吨卖不出去银行贴息,国家经济体系就会迟滞和降低。那一年商业银行不给40万家钢商贴现了,就会发现今天剩下3.6万个钢贸商,90%干掉了。我们看后果是什么呢?2016年第一季度把一个具有六千亿销售额的钢铁厂宝钢,武汉钢铁厂一块钱价格被并购了。

国家开发银行牵头26家银行和非银机构联合起来把中钢特钢上证所上市的公司,说没有披露信息,没有返息,让银行间系统去做,给财政和辽宁省打电话不能给贷了,然后把满洲里钢铁厂,东北钢铁厂等合并了在上证所上市,结果卫星上天,原子弹爆炸,潜艇入海没有钢铁厂提供,给五马分尸破产。

美国正在和其他金融机构合起来,把美国第一百货商店干掉了,一样的事。谁能想到2016年的时候宝山钢铁厂并不如武钢,湖北省领导都非常后悔,当时怎么不给他,辽宁省给了,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干这个事。可是真的3月份并不过去,8月份钢铁价格回暖,商业银行把宝钢那么大企业,把贷款展期三个月六个月吗,不是的,这就叫产业金融瓶颈问题。经济处在下行期,金融里面逆向选择起作用了,你说的创新怎么创呢?我个人觉得还是北京飞机场,我在北京飞机场做事三商理论,这个太重要了。北京飞机场是一个买卖的第三方市场平台,为什么不卖票务,北京飞机场干什么呢?包括三个航站楼建好,投资商,建筑商,隔成一个一个割断,每个航空公司租一段,我们进入北京飞机场去看,如果今天是星期二,下个星期二去南方坐南航,第一班航空公司错过去。因为中国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都是按照美国和伦敦的交易所,名字都不变,就是转译一下。人家说曹教授拿出飞机票是这幸福航空公司,南方航空托管,我之后回到81日服务员一看帮助打了登机牌,你把钱预付了,拿到交割单放到飞机上就行了,但是不行,给你输入一遍,不是,这样是第三方认证票据,飞机场交割流程和认证流程,物理时间上和流程上来看,票据帐务合一,一盖你们谁能说出来,这张认证票据和交割票据从价值上是什么,我算你金融学通了。

主持人2018-10-23 11:35
非常感谢曹教授,的确很有创意,而且基于我们产业发展。我今天早上开车从机场北线进入顺义的时候想我们要搞金融光有大楼不行,甚至请大人物也不全行,最好有一个大市场和大势,我后来想现在甭管顺义弄个什么势也不容易了,我们曹老师这一番言论给我们想象力打开了,以后顺义办个航空指数都有可能了,现在航运指数是轮船的航运,我们以后有航空指数呢,把全世界交易中心放到顺义来是不是也是成就我们一种可能,包括融资租赁,现在全球航空公司融资租赁是在新加坡,我们可以对标学习一下,在我们这也办这样区域性中心,全球性中心,都有可能对顺义的金融发展产生很好的影响。

第二个话题是讲金融和产业的融合,第三个话题是讲金融创新,我们时间关系把这两个话题结合在一起请各位嘉宾来说一说。产业金融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因为金融不是一个独立的,现在必须要和实体经济充分融合,怎么样使用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把顺义目前的实体经济的短板,弱项不足补齐了,更加的做好,同时在这一方面怎么样进行金融创新。去年开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了三点要求,回归本原,控制风险,在这样情况下是不是要回归金融保守主义,好象也不一定,金融创新还是要持续不断的推进,关键是如何创新,怎么创新来服务于我们的实体,曹老师先开始。

曹和平2018-10-23 11:32
顺义的挑战是什么呢?恰好是我们顺义没有把四千亿,没有一点水分的飞机场业务或者物流拿过来,你把票据结算算上,你又没有把票据进行格式化,标准化和延伸化的设计,你也没有非银金融机构,我想要有这些。你不会做,其实你把香港所有金融机构请过来,香港的金融机构也不会做,我想这个平台是挑战我们最重大的问题。

我下面用三分钟左右时间把这个设想说一下。北京飞机场在我的眼睛里面就是证券交易所,有人说怎么可能呢,我坐了那么多飞机,刚才这位老总每次来都坐,你想过北京飞机场是产权交易所吗,我想概率可能很低,也许你想过。为什么是一个交易所呢?不是呀,北京飞机场每天落下来2500架飞机,飞机落下来顾客站起来腾出新座位,新的乘客进去座位填满,飞机飞走,我们把北京场买卖空座位第三方平台,这不就是北京150公里一个一个核心园区,一个空座位就是物流单元。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把物流单元那个集装箱出票人票据和持票人票据和物流公司运转票据,那个三联单业务进行票据型交易结算,在贵阳就做这个事吗。我们国家有80多个票据交易中心,但是真正很少有人去做通。

如果是票据交易中心,把三联单票据格式化交易下有90天远期,这是租赁信托,融资和基金各种各样的业务就可以进来了,格式化的和约还行不行,你能够标准化,去掉湿量的成分,把干的留下就是具有资产交易的票据,这就是股权交易所和金融资产交易所,你对这些票据进行内在的各种制度预设,你要求他三个月披露信息,使票据单元化不能过度单元,之后跟财务报表结合,这样北京机场票据就是上证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吗。

不用交易所用非银机构,北京飞机场这样一个物流六大类行业里面,厂商中间市场所谓的产业金融里面怎么做,不说香港没有,美国也没有,这个第三方平台谁有,阿里有,腾讯有,阿里有6.6亿个帐户,阿里帐户和腾讯比起来,腾讯是11.6亿个帐户,这个香港落后了,美国落后了,我们所有金融行业,传统主流金融行业面对的数字技术落后了,这是顺义的挑战。

曹和平2018-10-23 11:28
放在最后是不是给我多一点时间,上一轮就没有讲完。我在想北京非首都城市功能到底是什么含义,第一个叫国家政治中心。第二个叫全球交往中心。第三个叫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第四个叫全球科创中心。换句话说金融不在北京的首都城市功能里面,金融管理在。这样想的话,这边提的产业金融提的太对了,因为华北地区是七省或者说六省一市,如果变成金融产业中心,这个提法提对了。

顺义区的大环境下比较优势是什么,挑战是什么?顺义的优势除了刚才的高端制造,和成熟配套基地制造之外,顺义最大的优势是飞机场,现在是全球第二,可能两年三年过去之后就变成全球第一了。1990年中后期美国的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告,给北京嘲笑的简直北京机场就是一个垃圾。因此想到1990年前后北京机场超过香港了,这就是优势,这个优势怎么来的,我们等一下再说。机场现在每年小一亿人,今年就突破一亿人了,头等舱,普通舱各种服务,我们按照3000块钱一张算,这运营票据收入就是3000亿,如果把其他25-30%物流和其他关联配套起来,这就是四千亿。把物流票据一做,你北京市机场按照我们国家的物流和GDP的比例,你要乘0.9,这就是八千亿,这是顺义的比较优势。如果把票据交易,不是银行里面的资金部,结算部和同业部,交易部,不是银行那几个部,而是非银行系,非银行金融机构那些服务加上乘以6,这样就是3.2万亿,这就是顺义现在在全球范围内或者在国家范围内,在北京市范围内,你承接金融中心的产业金融这一块,你自己的比较优势,我觉得先把这3.2万亿的资产交易平台建立起来。

杨涛2018-10-23 11:24
结合刚才主持人提的北京市金融地位不断凸现的背景。如果从这个背景基础上来理解顺义,我个人觉得背后推动顺义经济金融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动力,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国家层面、全球层面来看。我们所讨论的产业金融更多的是针对这样一些新兴产业,新兴制造业如何来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为什么说这样方向是符合主流发展方向呢?全球来看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这么多年之后,现在大家都在找新的动力,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以美国,以欧洲一些国家为代表,大家都在寻求制造业的回归,制造业,新兴产业能够替代本世纪初所谓的金融、房地产单独就靠这两大龙头,而是转为依靠制造业拉动经济增长。

我们国内也在寻求发展新经济,来避免短期内在经济波动当中造成一些损害,寻找新的发展业态。依托顺义已有的产业方面已经聚集的技术、规模经济等种种优势,进一步拓展产业金融的发展方向,应该说是符合金融服务实体以及产业自己发展的内在方向,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当我们说到金融的时候,从大面上说有产业类金融和服务于居民的金融,而服务于产业部门的金融可以是传统的产业,也可以是一些新兴的产业。我们基本定位是符合大方向上,这个是很关键的重要的着眼点。

北京市的层面来看,过去北京市有四个中心,有一段时间对于金融提的相对少了一点。现在来看本届北京市的领导对金融还是高度重视,谈到北京金融的时候并不是说在北京不适合发展金融,而是说在风险可控,在各方面的条件具备的条件下,北京完全可以大力发展金融。因为金融结合新技术,结合新产业,它本身就是首都功能,大城市功能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当然背后依托北京市金融地位的凸现有种种因素,有软件,硬件,各种环境,还有最重要的是,北京本身就是我们国家的资金清算结算中心。按照资金清算结算角度来说,这两年北京和上海也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上还有一些地位略有下降,这个也是跟清算基础设施布局相关。

随着北京市对金融,对金融科技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顺义肯定也会产生水涨船高,进一步向上结果。

最后基于顺义本身,在北京每一个区可能各自都有自己比较的优势,自己的定位顺义具有的软件、硬件、产业基础,人口环境各方面的比较优势,他还有自己的特色,我住在顺义,对这个环境还是比较满意的。

我觉得来自于宏观层面,北京市层面,以及自身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发展动力有助于推动顺义未来真正能够在产业金融方面成为一个重要的创新示范区。

李慰民2018-10-23 11:18
顺义在第四页,顺义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和谐宜居之都,这是香港报纸。我相信如果从这里来看,每个区的定位是非常清晰的,而且每个区域的定位和其他区定位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看到顺义区的优势 制造业非常发达,知名企业很多,比如说北汽集团,已经在顺义的,首都整个航空产业在顺义了,顺义的发展是沿着自己的产业链,有这个产业链往周边扩展。事实上航空业和汽车业对于经济的拉动效益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看一下航空业,包括航空公司,包括机场,包括航空周边的延伸服务,尤其是一些租赁服务,我们现在在香港看到的是一些优质的航空租赁香港上市发展非常好,其中一个代表中银飞机租赁,他们这种业务是非常稳定的,现金流非常具有预见性。

国际几大航空公司50%以上都是采用航空租赁的形式,这对于设备制造商,对于航空公司是双赢。本身这个业务是跨经济周期的业务,通常来说一个飞机租赁起码是十年,这种资产对于海外市场来说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顺义在这一方面的发展是非常好的,而且本身就是门户,早已成型了。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定位和优势,你能够扬长避短,这样对顺义来说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这方面来说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和跟踪的。

主持人2018-10-23 11:15
顺义在那儿呢?
李慰民2018-10-23 11:14
明天是第22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我们怎么知道呢?这个事情我并不是在北京知道,我在香港就知道了。我可以给大家看一下,这是香港媒体的报纸,这写近期的报纸,我看到报纸上有整版报道,大概有六版。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论坛里面有北京不同地区参与,每个区域有自己的定位和自己的愿景。北京西城目标是打造北京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海淀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潘铁珊2018-10-23 11:13
这方面看到顺义有三块地区,马坡金融城,后沙峪,还有空港融资租赁。马坡这边有很多的金融在那边的建设。我相信未来的金融发展方面。

坦白说我看了一些材料,这个信息方面未来应用,大数据的应用,云数据方面,包括现在的金融机构也好,现在的互联网几大产业,在这些应用方面是非常好的。无论是在未来,在融资租赁和供应链方面,物流金融方面,对顺义地区也是有一个很大的相配合,我相信未来在这一方面大家会继续的发展加快。这个和对外接口也好,对内也好,有着很大的发挥作用。

比如说现在的前海也是通过一些QFIP的形式,各种各样的新的资本创新的途径,他就把这块基金有机会放到里面去,在这方面来说会有很多的创新的融资机会,我相信这方面还是会加紧的发挥更好。

这里面可以双结合,外来资金也是能够运用到内地,资金用到顺义产业的发展方面,这是很好的机会。

柳洪2018-10-23 11:08
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顺义的挑战或者说机遇呢?我们从人流、物流、资金流和自信流,这几个方面来看,我们把顺义跟香港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顺义有很多的优势。刚才几位领导谈到了顺义的金融业,他的金融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基础非常雄厚。现在占到GDP的8.7%,整个产业基础还是很雄厚的。刚才领导们也谈到了产业,现在有汽车,有航空,金融业也占了其中的第三大产业。在这些优势下还有很多基础,比如说首都的核心功能,首都非核心功能是疏解的,顺义会承接相关的一部分。

刚才几位专家谈到了航空,尤其是有首都机场,香港也有一个很雷同的门户,连接中国和世界,顺义是连接北京和世界的门户,门户经济上发展很有前景。未来要发挥优势,要构建自己的特色,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2018-10-23 11:07
下面我们非常迅速的进入主题话题的讨论。第一,在金融开放,包括在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背景下,北京顺义如果搞金融,如何搞产业金融。北京的金融应该怎么搞,这几年我们又看到北京金融呈现蓬勃发展的状况,有一个国际上调查,北京金融中心指数在全球前十名了,这样一个大势,这样一个风口如何形成的,我们顺义如何抓住这样一个风口,我们成就自己,也成就我们的产业。
柳洪2018-10-23 11:06
我对顺义比较了解,为什么比较了解呢?我有很多朋友生活在顺义,他们对顺义的前景非常看好,我也很看好顺义的发展前景,顺义加油。
潘铁珊2018-10-23 11:05
香港和顺义有很多不同方面,特别是产业方面。香港开始的时候几十年前是新工业为主,后来慢慢演变成为以金融服务为主,这也是他本身比较桎梏的地方,是税务的天堂,贸易比较自由,进出比较自由,转口比较多。五六年前我也来过,我也经常来北京,首都机场也是很多次来。五六年前我来过保税区,看过里面保税区的各种配套,当时跟现在来比已经完全两回事了,当时给我很震撼的感觉,我感觉未来在这方面发展肯定是不得了。

以前区的位置和现在的定位是不同了,完全不同了。因为政策各方面的配合,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非常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了。这里面有临空的经济板块,还有高端制造和金融的融资租赁,还有三个区域在里面发展。未来在物流方面会、仓储、保税区会有更大的自由度。包括展览会和创新科技,其实都是双结合,而不是一块一块分开做不同的线条,这其实是互补的,这个互补里面加在金融区里面,比如说香港除了物流,转口业务以外,轻工业已经没有了。香港的过去,不是现在,现在有大湾区配合,刚刚港珠澳大桥通了,前面是高铁。这两条大的通道接轨以后,大湾区是不能小看,他里面服务到的地方,包括资源的运用,互动,都会产生很多新的化学作用,这个会在香港这边带来更新的机遇。

作为顺义这方面又怎么样呢?顺义当然更加不得了,因为它首先有很大的首都机场在里面,首都机场的边上有很多保税区的配套服务,加以工业方面有很多的新兴产业,包括不同的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板块,这方面发展也是未来整个国家的目标所在。这些加上交通运输配套结合起来,后面我相信在金融方面会发展的更加好,会更加看重。不仅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间,后面还需要金融相关的,融资租赁,要各种各样的配套,包括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运用,才能够把整个产业链发挥的更快,更大,速度也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增长过程。

金融不是会带来很大风险的事情,这里面牵扯到数据的运用,怎么样控制好金融产业产生杠杆的调控,有了一个思路调控以后,把整个产业能够发挥更好。

李慰民2018-10-23 11:02
说起顺义事实上我们对顺义一点都不陌生。从我们做研究工作来说,北京市经常来,不管是T2、T1还是T3来了无数次,我们自己有一张北京上市公司的目录,我看了一下北京上市公司在香港有几百家,我看到顺义区海外上市是五家,这说明顺义区还有很大的潜力。  

我个人来说,顺义我来过无数次,我们本身对北京航空业,北京机场有持续跟踪的。我记得非常清楚,北京首都机场在香港上市是654,这个公司以前是非上市公司,我记得十年前当时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北京首都机场股价达到18块,当时我记得花旗银行出了一个报告股票扶摇直上,但是之后股价开始下落,这中间什么原因呢?机场需求非常大,我们看到北京机场,这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的机场,十年前可能在全球前十大,现在已经全球第二大,而且我相信首都机场客运量马上会突破上亿,这就是全球第一了。现在第一位是美国亚特兰大,北京很快就超越这个水准。当时我们看北京市场的时候,事实上当时因为T3扩建,整个融资额度在300亿左右,结果在融资之前北京首都机场的净利润每年在十几个亿,融资之后因为这个利润受到财务支出影响,那一年净利润降到一个亿不到,当时我自己都非常震惊,这么好的资产为什么只能赚一个亿人民币利润呢。这说明一个企业不单单是你的需求,你在自己的金融上怎么样能够调整好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里面空间是非常大的,现在已经是2018年了,十年之后,北京开始要建设另外一个新的机场,这个机场已经不是300亿概念了,这个机场应该是几个300亿概念。在顺义区,在北京首都机场的门户建设里我们怎么样把产业跟金融结合起来,并使这个发展能够有序健康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直在挖掘这方面发展,对这方面非常关注,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各位政府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我们一起探讨怎么样在顺义区,可以把这个产业做的更好一点,谢谢大家。

杨涛2018-10-23 10:59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顺义的本次论坛,跟我有点关联的话是几个方面:

第一,过去在社科院曾经多年有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产业金融有一段时间投入比较大的精力,也是梳理这个领域能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框架。在研究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说产融结合,无论是在早期的央企还是后来的银行,还是近期的民营的控股集团,在不同历史阶段都遭遇一些政策的冲击或者影响。但是这条研究主线一直需要进一步深入,我们顺义作为产业金融创新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有大量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掘的地方。

第二,我们过去在各个地方做了很多金融发展的研究规划项目,特别是北京市我参与比较多的,从十一五一直到现在参与过大量研究,各个区县我参与挺多,唯一值得遗憾的,我虽然住在顺义,但是对顺义研究自己非常有限。一个方面对于北京市金融仍然在持续研究,近期在市级层面做一些研究。另外我住在顺义,通过参与一些活动进一步了解顺义的经济基础,金融发展状况,今天来了之后听了几位领导介绍感觉还是非常的有收获。

为什么大公报请我来,我估计一开始也不知道我住在顺义,后来联系的时候才知道,所以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各位交流。

曹和平2018-10-23 10:53

要说我为什么和顺义会议有关系,这可能和我们大公报驻中国总经理的关系,我记得2012年的时候我们就在香港讨论大陆和香港的金融合作,顺义的天竺保税区,国家对外文化窗口基地,就是北大我带领的做的,做了小十年,那边原来是六平方公里,现在已经变成28平方公里了,差一点成了自由贸易区,文化自贸区,因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把这一部分功能向雄安和向天津倾斜了,但是这个制度的创新是从顺义开始的。

我举个例子,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了建设国际自由港,就是我们团队和歌华集团建立天竺保税区的时候顺义开了一个口子,第一次在全国成立了北京天竺洲际自由港运营公司,叫运营自由港平台在全中国是第一家,我相信香港没有这样公司。当时不让注册,自由港是属于什么行业,核名都核不过来,最后在顺义天竺保税区经过创新性的政策方才注册成公司,所以没有想到一年后十九大报告写入了。

我们研究银行是研究非银行系,刚才说银证保,都是银行老母鸡下出来的鸡蛋。1996年和1989年之前银证保都是人民银行体系下的,我把银证保叫银行系,我们团队是研究非银行系,非银行系是什么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财税金融机构来看,园区的各种投建公司,包括里面的财务公司,这都是非银行系,从财税系统来说,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如此大的财税性金融机构的制度预设,1920年的时候从意大利发起的商业银行制度慢慢的向中国票号,帐号,财税金融机构替代了,但是财税性金融机构现在看起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系金融机构可以匹敌。

主持人2018-10-23 10:47
我们下面进行一场有关产业金融和实体经济相互结合,相信在圆桌对话过程当中一定会让在座的各位有所收获,我们的话题主要是围绕着产业金融和实体经济如何更好的融合发展,如何能够推动顺义与香港的更多的合作。下面我们就邀请上对话的嘉宾: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曹和平教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杨涛研究员、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柳洪、东方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李慰民、香港专业财经分析及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潘铁珊。我们先请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最主要讲一讲和金融和香港和顺义的合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样一场论坛上。
周继武2018-10-23 10:26
顺义区重点打造的三个平台是,后沙浴金融商务区、马坡金融城平台以及空港融资租赁产业园,聚焦三个平台,我们将按照滚动开发,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扎实推进的原则,打造20平方公里,1980万平米的北京新型金融聚集区,在接下来工作中我们将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努力做到落户有地点,政策有配套,服务有支撑,落实有时点,交通发达的顺义欢迎各位朋友光临,顺风顺水的顺义希望创业者到顺义落户,改革开放的顺义期望着与金融机构特别是香港的金融机构合作双赢,真诚欢迎金融业有识之士到顺义发展。
杨凤辉2018-10-23 10:17
2017年顺义的地区生产总值是1717亿,在全市排名第五位,完成了工业产值2169亿,总量居全市第二,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60%,特别是金融业蓬勃发展,成为即汽车和航空之后第三大支柱产业。新兴的金融机构达到308家,产业基金近4000亿元,上市挂牌企业80家,是首都产业金融中心新型金融聚集区。临空经济引领作用明显,依托机场形成的临空经济区被列为北京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是首都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总量占全区70%,财政收入的85%,截止到目前吸引了航空制造,航空运输,航空服务,航空物流等400余家航空类型的企业。顺义为打造港城融合的核心区,创新引领的区域营商发展先行区,城乡协调的首都宜居示范区,不断简化行政审批,形成最多跑一次马上办理事项清单,实现592个事项最多跑一次,营造出高效、廉洁经商的营商环境。
支现伟2018-10-23 09:58
顺义是首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地,历来是北京市的产业大区和产业强区,当前正在全力构建3+4+1产业格局,聚焦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发展临空经济,产业金融,商务会战,文创旅游等四大现代服务业体系,积极推动以智能制造为产业发展,将顺义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顺义区也是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高精尖产业集聚效益凸现,金融业发展欣欣向荣,营商环境日益优化,产业金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开放程度高,国际资本雄厚,人才聚集,香港企业家精神受人敬重。在第22届北京香港经济洽谈会隆重召开之际,很荣幸邀请到各位京港嘉宾来到顺义,共享顺义区产业金融和经济发展新机遇。我们真诚的希望能够为京港两地企业家搭建一座发展平台,全面推进产业金融、区域发展齐头并进,共同进步,通过这个平台大家相互学习,全面深入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主持人2018-10-23 09:42
在第二十二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即将开幕之际,我们相聚顺义,隆重举办“港企走进顺义暨产业金融与区域发展主题论坛”活动。我是杨曦非常高兴有机会为大家主持今天的活动。今天有很多来自香港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到顺义,顺义对于北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因为大家如果乘坐飞机来到北京,第一脚走出北京就会踏在顺义的土地上,顺义也有很多好品牌,比如说北汽,比如说燕京啤酒等等,在最近几年我们产业金融与区域的融合发展的过程当中,顺义更加绽放出了光华,有了独特的魅力。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拥有非常完整的金融生态链条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北京和顺义一直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和沟通的关系。而且从明天开始,第22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就要在北京举行,所以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会议前夕,我们邀请香港企业家,邀请研究学者,邀请在产业金融与区域发展方面非常有研究,有实践的人士来到这里就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我们希望能够交流思想,分享实践,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寻找到更加明确的道路。

高清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