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喜迎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点,“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百年大公见证红色甘肃百年记忆”红色之旅采访团回访了哈达铺、会宁、南梁等甘肃红色革命圣地,重温历史,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感悟甘肃这片土地上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
甘肃陇南百余项目集中开工
甘肃陇南百余项目集中开工
  2月19日,甘肃省陇南市举行2022年一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项目观摩启动仪式。据了解,2022年,陇南全市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
中医后人续写“一把铜勺”故事
中医后人续写“一把铜勺”故事
哈达铺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之乡,中医自古便在当地盛行,并在救治红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家族第四代中医传人,畅辉民从小就听父亲讲太爷爷畅通医治红军战士和周恩来总理的故事。
助力红色旅游 小镇年接待60万客
助力红色旅游 小镇年接待60万客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哈达铺,如今红色旅游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年接待游客逾60万人次。
红军街人人讲《大公报》 红色基因代代传
红军街人人讲《大公报》 红色基因代代传
哈达铺小镇红军街人人都知道红军在哈达铺和《大公报》的故事。许多亲历者的后代更是接力传承,将红色基因注入血液,代代相传。
哈达铺遇《大公报》 红军挥师赴陕北
哈达铺遇《大公报》 红军挥师赴陕北
“到陕北去!”1935年初秋的一天,当历尽艰辛的中央红军辗转抵达甘肃哈达铺时,一张在邮政代办所发现的《大公报》,为红军找到了长征的落脚点。
17岁“云贵川”——腊子口战役先遣部队的先遣战士
17岁“云贵川”——腊子口战役先遣部队的先遣战士
  “1935年,17岁的“云贵川”小战士在甘肃省迭部县腊子口战役中腰绑手雷跃进敌人碉堡,攻破了敌人防线,他也因此献出了生命。”腊子口战...
红色甘肃 百年记忆
红色甘肃 百年记忆
甘肃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意义深远,作用不可替代。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诞生了腊子口、哈达铺等一系列特色鲜明、全国驰名的红色地标,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做出重要决策。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讲述抗战时期援华物资的重要枢纽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讲述抗战时期援华物资的重要枢纽
记者17日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了解到,抗日战争爆发后,兰州作为抗战大后方,是国际贸易和苏联援华物资运输的重要枢纽。
走进八路军兰州办事处:革命的接待站 战斗的指挥所
走进八路军兰州办事处:革命的接待站 战斗的指挥所
6月17日,采访团一行走进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该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甘肃省会兰州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
大公与中共/访甘肃革命圣地 探百年红色历史
大公与中共/访甘肃革命圣地 探百年红色历史
甘肃哈达铺“一张报纸定乾坤”,这句在当地广为流传的佳话,精炼地描述了大公报与这一岷山东麓川坝重镇在战乱年代结下的不解之缘,及其对中国革命事业无可替代的贡献。
“百年大公见证红色甘肃百年记忆”活动兰州启动
“百年大公见证红色甘肃百年记忆”活动兰州启动
6月17日时逢大公报创刊119周年之际,由甘肃省委宣传部主办,大公报、大公网承办的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百年大公见证红色甘肃百年记忆”红色之旅采访活动在甘肃兰州正式启动。
兰州战役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沿阵地
兰州战役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沿阵地
6月17日,采访团一行走进兰州战役纪念馆,深入了解解放西北的关键一战。
走进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追忆峥嵘岁月
走进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追忆峥嵘岁月
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宣教室主任刘彩玉说,关于大公报“一张报纸定乾坤”的这段历史已经作为讲解词向参观游客讲了十年,最多一天讲9场。
回访哈达铺:98岁老人忆与红军初相见
回访哈达铺:98岁老人忆与红军初相见
时隔六年,98岁的老人精神矍铄地坐在记者面前,讲述他与红军初见时的深刻记忆。
甘肃会宁:继承红色传统 传播长征精神
甘肃会宁:继承红色传统 传播长征精神
20日上午,采访团一行抵达白银市会宁县,走进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进行参观访问。
甘肃会宁
甘肃会宁"十个一"活动深化党史教育
据会宁县宣传部副部长王瑞介绍,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推出了“十个一”活动套餐,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弘扬红色文化,深化党史教育。
红绿金串起的会宁印象
红绿金串起的会宁印象
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圣地,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86年来,伟大的长征精神在会宁这片红色热土上不断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红色之旅采访团走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界石铺纪念馆
红色之旅采访团走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界石铺纪念馆
21日上午,“百年大公见证红色甘肃百年记忆”红色之旅采访团一行抵达平凉市静宁县,走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界石铺纪念馆进行参观访问。
走进榜罗镇:红军精神代代传
走进榜罗镇:红军精神代代传
经过一段蜿蜒曲折的盘山路,采访团抵达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1935年,红军在此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最终确定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从一个铜墨盒听吴焕先版的《觉醒年代》
从一个铜墨盒听吴焕先版的《觉醒年代》
在泾川县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副馆长刘华看来,要想真正读懂和理解吴焕先的不同与伟大,得先由以铜墨盒为表征的吴焕先的思想、文化谈起。
走进甘肃泾川县: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甘肃泾川县: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甘肃省泾川县汭丰镇党委副书记孙海涛指着一条清澈的溪流说:“这里原本是一条臭水沟,经过修缮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红色地标上的女子讲解队:弘扬长征精神 讲好会宁故事
红色地标上的女子讲解队:弘扬长征精神 讲好会宁故事
甘肃会宁红军会师旧址有一支35人的女子讲解队,她们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向往来观众讲述长征历史、会宁大会师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会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岷州会议纪念馆讲解员:把红色故事讲好讲透 一分钟也不能少
岷州会议纪念馆讲解员:把红色故事讲好讲透 一分钟也不能少
采访团6月19日来到定西市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在1小时40分钟的参观过程中,纪念馆宣教室主任刘彩玉动情地讲解给采访团留下深刻印象。
红军烈士后代王文汉的执着与坚守
红军烈士后代王文汉的执着与坚守
70岁的王文汉是烈士后代,记者在甘肃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见到他时,旁人介绍他为“我们这里的慈善家”。
重温红色历史 探寻《大公报》的甘肃足迹
重温红色历史 探寻《大公报》的甘肃足迹
最为外界熟知的是在哈达铺流传下来的“一张报纸定乾坤”的佳话。当年,毛泽东就是在这里看到《大公报》上的报道,才做出“到陕北去”的战略决策,为红军长征胜利找到了最后的落脚点。
甘肃庆阳:传承南梁精神 让红色脉搏“跳动”起来
甘肃庆阳:传承南梁精神 让红色脉搏“跳动”起来
今年前5个月,南梁共接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1300多批次39.26万人;南梁红色大景区、山城堡战役纪念园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12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近亿元。
14岁小红军舍身救人 会宁百姓用“继续长征”感念
14岁小红军舍身救人 会宁百姓用“继续长征”感念
长征早已结束,但是魏家人对14岁小红军战士的感恩之情延续至今。
庆阳石化:已累计投入6.5亿元用于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防控
庆阳石化:已累计投入6.5亿元用于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防控
庆阳石化已累计投入4亿元用于环境污染防控,目前废气、废水24小时在线监测;每年投入超过2000万元用于安全设施的完善及安全隐患的治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