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节会策划安排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完整展现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等代表性非遗项目的技艺精湛和制作流程,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庆阳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值得关注的是,庆阳积极探索“非遗+”多元融合路径,依托本地算力优势以及AI、VR、智能交互等技术,让香包上的“抓髻娃娃”通过AR在虚拟空间起舞;用区块链为每件作品生成“数字身份证”;通过本土IP“香宝宝”与哪吒、黑悟空等热门动漫形象进行跨界联动;同时,主展馆内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再现香包制作全过程,并组织机器人、机器狗身着剪纸服饰走秀展演,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这些创新举措,让古老的非遗项目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庆阳推出的“八个一”文旅产品(IP“香宝宝”、非遗礼服“云裳羽衣飞”等),“香香的宝宝香香的城”已成为庆阳城市的代名词;庆阳剪纸衍生品牌“剪云裳”以天水麻辣烫文化周为契机,短视频点击量527.3万次,获评全国“百团汇演”优秀团队;皮影动漫《香宝宝庆游记》入选央视新闻“央视号每日优质稿件精选”,庆阳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改编版唱响“兰马”、天水麻辣烫文化周等重大活动,红色文化与现代编排引发广泛共鸣。
据悉,庆阳市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代表性项目5项、省级57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名、省级传承人50名;已开发香包、刺绣、剪纸、皮影、面塑、布贴画等六大类文创产品超2000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