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3月27日,兰州市优良天数达到75天,同比增加11天,优良率高达87.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8.8%。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同比下降12.5%,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兰州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扎实工作。未来,兰州市将继续打好产业治理、燃煤治理、交通治理、面源治理、能力治理、生态治理等攻坚战,并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八大标志性战役,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在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上,兰州市红古区和榆中县的工作亮点纷呈。红古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民治污的原则,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3月26日,红古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4.3%,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7天。榆中县则通过目标导向、系统治理、改革创新、项目推进等措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环境治理效能,筑牢绿色发展基础。2024年,榆中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1天,达标率为93.2%,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兰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研究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围绕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依法行政的法治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碧水蓝天的宜居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举措。这些举措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机制等,旨在积极转变环保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兰州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离不开各项创新性的管治措施。兰州市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通过制定实施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役、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等措施,精准高效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兰州市还加强煤炭市场监管、严查面源污染治理、高标准开展扬尘污染防治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各类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