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全球首例猪用口蹄疫二价疫苗守护千亿生猪产业

2025-03-28 15:47:53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记者杨韶红 实习记者周煜涵甘肃报道)面对境外口蹄疫毒株入侵引发生猪产业危机的重大挑战,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历时十年攻关,成功研发出国际首例猪用重组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这一突破性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使我国口蹄疫防控实现从“疫情频发”到“A型无疫、O型有效控制”的历史性跨越,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46亿元,为全球动物疫病防控贡献“中国方案”。

  口蹄疫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2010年以来,5个境外O型、A型毒株传入我国并发生“由牛到猪”的宿主嗜性变异,导致生猪感染率激增。彼时我国尚无同时防控两种血清型病毒的猪用疫苗,生猪产业面临巨大威胁。

  研究团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研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研究员、所长郑海学带领下,揭示了口蹄疫从牛适应到猪宿主嗜性变异的分子基础,阐明了口蹄疫病毒感染、致病与免疫抑制的机制,理论指导疫苗设计,发明了猪用高效疫苗种毒,从源头上解决了高效疫苗种毒制备的核心技术难题;发明了高产能的疫苗种毒生产用细胞株,研制了高效培养基,攻克了抗原易降解难题,创建大规模生产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工艺,构建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猪用重组二价疫苗制造技术体系;发明了国际首例猪用重组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实现产业化生产和全国应用,解决了我国无猪用A型疫苗和同时预防A型和O型多个流行毒株的防控问题。该项目在猪口蹄疫疫苗种毒构建、制造工艺、疫苗创制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发明的疫苗应用全国,累计销售46.43亿元,实现利税21.1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442.74亿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隶属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是主要从事口蹄疫、非洲猪瘟、包虫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理论和防控技术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是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之一,拥有国家参考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8个、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平台9个。拥有我国体量最大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设施集群。研究所在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生物制品产业、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中发挥着战略性、前瞻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陈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