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甘肃省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上榜,成为2024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寺洼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衙下集镇寺洼山村和衙下村,发现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及辛店文化遗存,以寺洼文化命名,面积约200万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是目前已知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级别最高的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聚落以近方形“围壕”为界分为两大部分,“围壕”内侧,发掘出丰富的房址、灰坑、陶窑、墓葬等遗迹和大量遗物。“围壕”外侧,西、南部发现疑似“道路”、大面积“人工堆土”和其他丰富遗存。“围壕”内侧发掘出的半山类型房址、灰坑、窖穴、陶窑和墓葬,与这一时期尚存的“围壕”共同组成了半山类型聚落的重要内容,填补了半山类型聚落发现的空白,半山类型房址内葬人的现象也是首次发现。
汪万福建议国家文物局对马家窑遗址、辛店遗址和寺洼遗址等洮河流域重要史前遗址保护项目给予政策、经费方面的倾斜支持,并在相关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批中加大指导、支持力度,提升遗址展示利用水平。他还强调,应该聚焦早期国家起源、中西文明交流等课题,协调国内外考古研究机构和有关高校、相关专家,进一步支持开展马家窑文化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活动,加强对马家窑文化的深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