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河南有新进展

2024-12-27 10:55:39 来源:河南日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二里头都邑或许有城

  夏文化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文物局12月26日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洛阳市二里头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发现二里头都邑迄今所知最宽的排房建筑,首次发现十字路口区域四座分区围墙并立的布局,相邻的古城村遗址新发现3条二里头文化壕沟和1道夯土墙,极可能是二里头都邑外围的壕沟和城墙,二里头都邑或许有城。这些发现为探索二里头都邑整体布局规划制度提供了全新的资料。

  夏朝,是中国古代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王朝。二里头遗址是“寻夏”的关键支撑,遗址中心区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多年持续考古工作发现,二里头都邑中心区是以多条主干道路和墙垣规划形成的多网格式布局,这是判断二里头文化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2024年,考古发掘再次取得重大进展,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中心新发现大型建筑基址一处(17号建筑基址),修建于夯土台基之上。“在基址北部清理出一组排房式建筑,面阔超过44米、进深近7米,面积约310平方米,自东向西可分为5间,推断其始建年代为二里头文化二期,这是二里头都邑迄今所知最宽的排房建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说。同时,二里头都邑首次揭露出十字路口区域四座分区围墙并立的布局。

  与二里头遗址隔洛河相望的是古城村遗址。2021年以来,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古城村遗址联合开展考古工作,发现3条二里头文化壕沟和1道夯土墙。壕沟G2、G3和夯土墙与二里头遗址的主干道路、墙垣、夯土建筑等主体遗存的方向一致,且时代相同,在东、北方向对二里头遗址形成围合之势,因此推测它们极可能是二里头都邑外围的壕沟和城墙。

  “这些重大新发现扩大了二里头都邑面积,为探索二里头都邑整体布局形成及发展过程,各网格内涵、特征及相互关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更加充分地体现了二里头作为中华文明总进程引领者的重要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说。(记者 温小娟 张体义)

  殷墟发现最长大邑商城市干道

  12月26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举办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获悉,安阳殷墟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新进展,殷墟遗址洹河北岸地区初现大邑商都城的三横三纵骨干道路网络格局。其中,2024年在武官东地考古发掘确认一条纵向干道L3的路沟长超过1.6千米,是迄今已发现的两端明确、长度最长的商代晚期都城大邑商城市干道。

  殷墟遗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大邑商”,其规模、布局以及内部功能区划研究,一直是考古发掘的一项基础性、重要性工作。2021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启动了以殷墟王陵区为核心的洹河北岸地区持续性考古工作。

  发掘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世山介绍,2024年度钻探发现道路和道路的路沟多条,有横向、纵向两种,分宽、中两级。其中宽的超过15米,最宽处近30米,为干道性质。

  “此次在洹河北岸区域发现的商代干道间距在320至550米之间,中级道路的间距为100米左右,纵横相连,具有明显的人为规划痕迹。”牛世山表示,结合以往殷墟考古发掘确认,大邑商都城的道路分宽、中、窄级,分别可称为干道、街、巷。

  “本年度探明并确认的干道网络及沟渠,填补了殷墟洹河北岸区域大型线性遗迹的空白,初步搭起了洹河北岸地区都城空间的骨干框架,是研究大邑商都城规划和布局的新突破。”牛世山说。

  这条最长的大邑商城市干道是啥样的?

  “路面有细沙,夹杂碎陶片、小石子,路土中还出土了铜马镳、石斧等文物。”牛世山说,“或许在3000多年前,这条道路车马喧阗、往来不绝。”

  此外,今年考古人员还在王陵区西围沟内探出疑似大墓,其中一座带一条墓道;西围沟东面发掘祭祀坑48座,分大、中、小三类,多为大型。祭祀坑多为马坑,还有人与狗组合坑、人与象组合坑、圣水牛坑、鹿坑和鸟坑等。

  “这些新发现将推动商文化与商代社会的研究,也为建设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提供了新资料。”牛世山说。(记者 李林 杨之甜)

 

责任编辑: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