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河南讯】(文 马承钧)今年12月21日是农历冬至,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它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有重要地位。这天夜晚是一年中最长的,标志一里最寒冷时日到了。古贤将冬至视为阴阳交替的“大吉之日”,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从这天起,每九天为一组连数九次,谓“九九”,九九八十一天过去,漫长的冬季才算结束。
国人历来看重冬至。北方人冬至必吃水饺,说吃了饺子有好兆。南方此日必吃元宵,民谚“吃罢汤圆就添岁了”。宋代陆游《辛酉冬至》中曰“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他也把冬至看作“增寿”日了。幼时在宁波祖母还教我唱古老的《九九歌》:“一九二九,灶跟幽幽;三九四九,绞碎捣臼;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枯桠发嫩刺;七九六十三,棉袄两头掼;八九七十二,黄狗睏阴地;九九八十一,飞爬一齐出。”
远古时,周文王就在冬至举办祭天典礼;至秦汉官场盛行“拜冬”礼俗;魏晋时,冬至获称“亚岁”,节日氛围越发隆重。唐宋以降冬至从民间升为官方节日,开封民俗专家李广建讲,北宋冬至朝廷要放假,官员穿戴一新互相庆贺,民俗更多彩了。他引用《东京梦华录》道:“京师最重冬至,虽至贫者,一年间积累假借,此日更换新衣,备办酒席,享祀先祖,庆贺往来,一如年节……”直有“冬至大如年”气势了。李还说,古贤奉行敬老尽孝,“冬至日礼拜尊长不同居”、“妇女献鞋袜于长辈”云云。
冬至的标志饮食(作者供图)
河南素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民谚,这与医圣张仲景有关。东汉时张仲景任长沙太守,以防病施药、大堂行医著称。后辞官回南阳老家悬壶济世。时正逢隆冬,医圣见宛城不少人耳朵冻烂了。爱民如子的他便在白河边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将羊肉、辣椒和驱寒中草药放锅内熬煮,再将之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煮熟后连汤请大家吃。人们吃罢“娇耳祛寒汤”,顿觉浑身暖和、面颊发热,冻伤的耳朵很快愈合了。乡民便学做“娇耳祛寒汤”,渐成中原习俗,终于风靡全国,名称也改成“饺子”或“扁食”了。1912年5月,31岁的鲁迅进京后初尝饺子,遂爱上此物。他写过一段美文云:“饺子静静躺在盘子里,宛如娇羞的少女。那晶莹剔透的身躯、姣好的面容,仿佛迫不及待想让人吃去一样。”
在江浙,冬至一早要吃汤圆,当晚则要喝营养可口的赤豆粥。宁波一些慈善机构冬至还举办施粥活动。城隍庙每日施粥两餐,救济贫民。冰天雪地之际,温香四溢的红豆粥给人不少温饱感。甬城一些乡绅,冬至至除夕还雇人每晚巡游大街小巷,边敲更边喊“小心火烛”,提醒居民预防火灾、确保安全……
多情善感的古代诗人对冬至自然不会缺席,灿若群星的“冬至诗”披露此节的深厚文脉。诗圣杜甫《冬至》云:“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此为晚年远离长安的诗圣潦倒失意之作,回忆当年冬至聚饮欢度何等愉悦,此时贫病交加好景全无喽,读来令人唏嘘!杜子美早年有七律《小至》则咏“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年轻时巩县冬至民俗被他写得淋漓尽致,何等春风得意、舒畅惬意喔!
诗魔白居易有名篇《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唐贞元二十年(804)冬至,33岁白居易新任秘省校书郎,正宦游河北邯郸。客居异乡的白乐天只能“灯前影伴身”、“抱膝”思亲人,浓浓乡愁溢于言表,他想到此刻家人也在灯下念叨他这个远行人吧----这与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如出一辙!白氏还有一首《冬至夜》:“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岁月无情,进入暮年的“诗魔”对佳节已无兴致,一句“坐索寒衣托孟光”,教人情何以堪!
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有首七绝《冬至日独游吉祥寺》曰:“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吉祥寺乃杭州名刹,风萧萧雨霏霏冬至日,花草枯萎了,独在杭城为官的东坡先生却有雅兴独游古寺,“竹杖芒鞋、吟啸徐行”的洒脱可见一斑,后两句不无“自嘲”况味,浪漫诗人气质呼之欲出!其胞弟苏辙也有一首《冬至》:“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一位蜗居箪瓢陋巷的京官却不改初衷,过节犹在思念自己偶像——颜回,这是怎样一种境界啊?苏氏兄弟,可谓滚滚红尘中坚守一方净土的文坛高士!
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冬至》诗云“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诗人范成大《满江红.冬至》词云:“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叶里,但逢节序添诗车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癡,终非俗。且团乐同社,笑歌相属属。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两位将冬至的气候、习俗和欢庆场景写得美轮美奂,如一幅形象生动的民俗风情画……
重温古贤冬至诗,喜庆中不乏乡愁与亲情,写足了这一传统佳节的人性光芒,令人感受冬至的内涵与深意,严寒中也多了几许温馨。诚如美国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言:“世上有一种太平,一种宁静,一种无忧愁、无烦恼,一种对远古节日的欣喜和满足。对此我无限渴望,希望时机一到再享受一次。”面对“大如年”的冬至,读者诸君该有何感慨与况味呢?
现代政治家大诗人毛泽东的冬至更令人感慨。1962年隆冬,因“大跃进、反右倾”错误加上三年自然灾害,新中国陷入最严重困难时期。赫鲁晓夫等苏共决策层竟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更配合国际反动势力掀起“反华大合唱”,对我国政治、经济、国防施加重大压力。面对黑云翻腾、寒潮滚滚国内外严峻局势,感慨万千的毛主席于此年冬至时期,挥舞,借景抒怀、托物言志撰就《七律·冬云》力作:“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当今之世面临百年不遇大变局,美国持续围堵中国,赖清德当局坚持依美谋独、以武拒统反动立场,鉴于此,我们亟待发扬伟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守正精神,旗帜鲜明站稳立场坚定信念反对台独,维护我核心权益!行文至此,雁翔诗云——
岁岁年年过冬至,
严寒之中多故事。
中华精神传千古,
文以载道明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