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秋阳灿灿,豫南大地的空气中弥漫着稻香。位于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龙岗村的祝飞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里,最后一茬麒麟西瓜也进入了采摘期。碧绿的藤蔓上,一个个西瓜表皮光滑,闪着诱人的光泽,像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蹲伏在绿叶间。社员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随后这里的西瓜将被销往周边城市。
“没想到今年最后一茬麒麟西瓜还能卖到两块多一斤,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明年我准备继续育好瓜苗,跟着于书记发展好‘一红一绿’产业,扩大规模,叫响品牌。”该合作社负责人刘国锋一边招呼社员搬运西瓜,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
“一红一绿”是驻村第一书记于道伟入驻龙岗村充分调研后提出的发展思路。2022年年底,受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选派,于道伟来到该村,正式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到任后,他通过实地调研、开会研究,最终确定通过发展“一红”(红薯)“一绿”(西瓜)产业,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乡村发展之路。
“龙岗村无工业企业,无特色种植业,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传统种植和外出务工,村里的基础设施也有待完善……到任后,确实感觉身上的担子不轻。但既然来了,再苦再难也要不负组织重托,让群众的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于道伟说。
发展特色种植 提升土地产值
“我们村位于浅山丘陵地带,地势高低起伏,土壤条件多变,很难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以前,各家各户分散种些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一年干到头也落不了几个钱,村民日子过得紧紧巴巴。”龙岗村党支部书记吴家军回忆起以前的生活感慨万千,“省供销合作总社对口帮扶以来,我们村实行了土地流转,变小田为大田,于书记来了以后,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土地由合作社托管搞特色种植,村民种地省心多了,留守的妇女老人还能在合作社里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事实上,村里搞“一红一绿”特色种植,也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村民心里都没底:一是怕种砸了收成不好,赔了老本儿;二是怕种好了没销路,卖不掉。面对村民的顾虑,于道伟思量再三,决定先召集几个种田大户碰个面,动员他们先行先试。
“老刘、老张,咱村的地我已经请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化验过了,疏松肥沃,透气性好,还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种出的红薯、麒麟西瓜口感绝对好,你们又是种地的行家,你们带头种好了,给村里的老少爷们趟出一条致富路,那不就给村里立了大功?谁不夸你们一句好?”于道伟一面分析一面鼓劲。一旁的村干部也紧敲边鼓:“可不是,你们干成了,有钱又有面儿,机会难得啊!”
“于书记,咱种红薯不含糊,但是没种过麒麟西瓜,种砸了咱可赔不起。”种田大户刘国全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就是,咋育苗、用啥肥、咋管理、咋防病虫害……可都是学问,庄稼人哪懂这个?”“再说,红薯、西瓜熟了,卖给谁?往哪销?都是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道出自己的疑虑。
“大家有顾虑,我能理解,也都提前考虑了。”于道伟站起身郑重地说,“技术上,我请专家给大家培训,有需要的话,到地里现场做指导。丰收了,合作社实行统一销售,并依靠组织,通过全省供销一张网进行销售,供销合作社给大家兜底,绝不让大家的心血砸在手里。”
“妥啦!有于书记这句话,大家伙心里有了底气,我们干了!”
在于道伟及村“两委”干部的推动下,“一红一绿”产业正式上马。截至2024年8月底,全村种植麒麟西瓜600余亩,带动全乡其他村种植1600余亩;发展红薯种植400余亩,打造胡店红薯粉条粉皮品牌。通过“一红一绿”产业,全村累计带动就业10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1.5万元以上,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
抓实为农服务 延长产业链条
2023年,龙岗村的红薯实现了大丰收,刚从地里采收回来的红薯被直接拉到与龙岗村村部一步之遥的平桥区供销合作社胡店为农服务中心的仓库里。在这里,它们经过专业机器的清洗、粉碎、过滤、沉淀、打芡、揉面、漏粉、烹煮……十多道工序后,被制成一张张清香爽滑、韧性十足的粉皮。
“红薯汤,红薯馒,离了红薯不能活。小时候家里穷,红薯就是主粮,天天吃,吃得够够的。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红薯加工成的粉条、粉皮、凉粉又成了社会大众青睐的‘香饽饽’,我们几百亩红薯加工成的粉皮粉条,不到一个月就被超市和周边饭店预定完了,于书记领的路,真中!”村民胡振涛说。
“下一步,我们还要扩大红薯种植面积,投入更多新加工设备,拓展红薯深加工产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利用线下线上两个渠道,打响胡店红薯粉条粉皮品牌。”于道伟说。
而这一切,离不开当地为农服务中心的支撑作用。
作为供销人,于道伟深知在乡村基层打造为农服务前沿阵地的重要性。到任伊始,他便谋划以为农服务中心运营为突破口,打造服务“三农”供销平台。
2023年,于道伟利用省派驻村第一书记专项资金,购买了两台小麦、水稻联合收割机和两台120马力拖拉机,将其投入到村级专业合作社。省供销合作总社援建的平桥区供销合作社胡店为农服务中心,承接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耕、种、管、收、储、加、销全产业链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切实服务好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贡献了供销合作社帮扶力量。
截至目前,胡店为农服务中心已开展仓储烘干、测土施肥、农机农技、统防统治、农资直供、冷链仓储等多种业务,村民们都说:“还是供销合作社不忘咱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干部懂农民。”
整治人居环境 建设和美乡村
建设和美乡村,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一场硬仗。
于道伟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在龙岗村村部住的第一晚,“村部位于丘陵的最高点,四周都是荒山和杂树野草,一到晚上乌漆墨黑,伸手不见五指。那晚我在村部二楼住,不知道晚上开灯的后果有多严重,各种昆虫一见灯光就往屋里扑,纱窗都拦不住,最后喷了杀虫剂并点上蚊香才好一点。第二天起床一看,床上、地上黑乎乎的,都是虫子的尸体,看得人头皮发麻。”
于道伟由此也暗暗下定决心,必须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颜值,促进农村提气质、升品质。
驻村以来,他利用省供销合作总社援助的帮扶资金,在为农服务中心道路东侧、村民活动广场北侧、为农服务中心及村委院内等处栽种月季5000余棵、各种树木100余棵,打造街头游园一处;利用争取到的省财政40万元“一事一议”项目资金,为村里安装路灯80盏,修建道路500米,栽种各种树木560余棵,打灌溉机井1眼。帮扶资金的持续投入,发展了产业,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村容村貌,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如今,龙岗村旧貌换新颜,过去的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过去的“抹黑路”变成了亮堂的幸福路,“人美、户美、村美”的立体化美丽乡村正逐步成为现实。2023年,龙岗村成功获评“四星”支部。
“下一步,我将继续与村‘两委’干部及全体村民一起,共同努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美乡村,帮助村民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把乡村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让龙岗村成为生态宜居、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于道伟满怀信心地说。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龙岗这片土地上,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和美乡村建设方兴未艾,一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