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郑大农科学子深耕河南卢氏,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2024-08-02 12:55:24 来源: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网河南讯】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石与核心,对于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增强乡村经济活力、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郑州大学农学院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河南卢氏县开展相关调研活动。

  深入基层:调研核桃科技,感受农业新气象

  2024年7月16日,一支由郑州大学农学院11名研究生组成的“乡梦农研”调研队,赴河南省卢氏县核桃科技产业园展开深入调研。他们依托自身学科优势,细致考察核桃产业的当前发展状况,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旨在为卢氏县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卢氏县核桃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大关,年产值超5.4亿元,惠及贫困人口1.4万户、3.4万人,核桃产业已成为该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一大支柱产业。卢氏核桃科技产业园是一个集核桃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培训、研学和康养于一体的六产融合产业链项目。该产业园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还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宝贵的资源和平台。产业园内,核桃种植面积广阔,管理方式先进,充分展示了现代农业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郑大农科学子深耕河南卢氏,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乡梦农研调研队在卢氏县郑大林前合影

  此次调研内容丰富,涵盖了核桃的种类、特性及其适应性等多个方面。调研队详细研究了果树的胸径、株高、株距、光照、灌溉等关键因素,旨在制定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同时,他们对园区内的病虫害情况进行详细调查,记录了病虫害的种类、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并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以减少病虫害对核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此外,调研队还对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评估,包括有机质水平、酸碱度等关键指标,以了解当前土壤状况是否满足核桃树的生长需求,并为后续的土壤改良和施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此次调研的目标是实现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调研队将与园区紧密合作,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病虫害的防控工作,确保核桃产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一行还参观了卢氏核桃文化博物馆。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下,团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卢氏核桃的悠久种植历史,还欣赏了一系列精美的核桃工艺品以及多种由核桃衍生出的丰富农副产品,这极大地丰富了他们对核桃文化的认知。博物馆内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讲解,充分展现了核桃文化的深远影响及其在卢氏县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郑大农科学子深耕河南卢氏,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讲解员为调研团队讲解核桃历史与产业发展

  参观和调研结束后,团队参加了科技小院的挂牌仪式。科技小院的成立,标志着产学研合作迈入新阶段,为核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科技小院将致力于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加强与高校及各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在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助力卢氏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探访茶菌之乡,见证产业扶贫成果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富民产业是重要支撑。郑州大学农学院“乡梦农研”调研队第二站选择了河南省卢氏县献民茶叶、金海生物进行深入调研。通过现场考察与互动交流,志愿服务团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为将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河南省卢氏县被誉为“中国连翘第一县”,是中国十大中药材生产基地县,全县盛产中药材1225种,尤以连翘久负盛名,卢氏连翘是国家农业农村部和原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全国唯一“双地标”产品。作为一个茶叶生产、加工、研发、销售、种植于一体的企业,河南献民在卢氏县拥有多家茶厂,主要产品有野生连翘红茶、绿茶、蒲公英红茶、绿茶、桑叶红茶、绿茶及茶饮、茶点等。负责人介绍,献民茶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模式,每年500余人参与采茶。在生产过程中,茶厂通过收购野生连翘芽叶发“酬金”、生产用工发“薪金”、土地流转收“租金”、资源资金入“股金”等方式,带动周边10多个村庄的500多名群众参与连翘茶产业,使野生连翘变成了“致富茶”。

郑大农科学子深耕河南卢氏,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企业负责人为调研团队讲解连翘茶叶效用与产业发展

  团队一行还参观了卢氏县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据企业负责人介绍,金海生物及其下属子公司形成了完整的食用菌产业链,公司拥有140亩的现代化食用菌工厂1座、80亩的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园1个、60亩的全元生物有机肥厂1座、标准化出菇基地12个约800亩。具备年产香菇菌棒2500万棒、菌种200万包、年产羊肚菌种3万亩、生物有机肥10万吨、年提取1000多吨食药用菌的生产能力。负责人带领队员们参观了食用菌研发实验室,介绍香菇菌包各阶段的生产车间,并向队员们科普最前沿的科研成果--香菇液体菌种,其生产周期仅需23~25天,还能快速切换品种,制种成本亦大幅降低,每年可节省菌种费用80万元、节省人工工资40多万元。此项成果加快推动了卢氏县香菇产业特色化发展,打造食用菌健康文化特色品牌。

  杜仲科技示范园:教学科研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第三站:“乡梦农研”调研队前往河南省卢氏县北岭“郑大林“进行深入调研。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开展实地调研,旨在了解当地林果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卢氏县林果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州大学在卢氏县北岭兴建了200亩杜仲科技示范园,命名为“郑大林”。园区栽种杜仲树苗1.2万株,树木成型后,每年每亩可采杜仲250公斤,实现产业增收20多万元,使之成为既能助农增收,又能帮助郑州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实习的培训基地。该示范园种植面积广泛,林木品种丰富,有多种果树品种,充分结合旅游业,带动卢氏县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一行参观郑大林。并对其桃树、樱桃等多个果树品种的来源、生长习性、对卢氏县地区的适应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调研队详细研究了果树的胸径、株高、株距、光照、灌溉等关键因素,旨在制定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此外,调研队还对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评估,包括有机质水平、酸碱度等关键指标,以了解当前土壤状况是否满足林木的生长需求,并为后续的土壤改良和施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此次调研的目标是实现林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调研队将与园区紧密合作,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病虫害的防控工作,确保产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郑大农科学子深耕河南卢氏,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调研团队师生共同交流

  “乡梦农研”调研队的 “三下乡”社会实践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让“常下乡、常在乡”成为常态,共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

  调研活动迎来收官之站——马湾红色教育基地。在这里,师生们通过参观红色文化展馆、农耕文化展览馆等,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传统文化的魅力。马湾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的丰富内容不仅让师生们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激发了大家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郑大农科学子深耕河南卢氏,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乡梦农研”团队在马湾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前合影留念

  马湾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位于河南省卢氏县双龙湾镇龙驹村,包括红色教育展馆、消费扶贫广场、农耕馆、大型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国防教育基地等多个功能区,于2021年12月24日揭牌。

  卢氏,经历过枪与炮的洗礼。团队进入卢氏红色文化展馆,依次参观了“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将星闪耀——转战卢氏的100位将帅”、“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历程”等八个展室。卢氏革命历史的面纱我们面前揭开一角。“为战略转移杀出血路的斛山寨战斗”、“生死存亡时鏖战独树镇”、“血战庾家河”。革命先辈不畏艰险,“杀上前去”,革命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卢氏,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1932年贺龙率领红三军夜宿龙驹。1934年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卢氏,龙驹村作为长征路线分兵处永载史册。其中共有97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号称“一军百将”。“一代宗师曹靖华”、“长征路上七仙女”、“军史布衣第一人陈廷贤”、“拉着马尾巴闹革命刘华清”、春茂永药材铺的老板杨春荣、子弹壳里藏借条的大娘项小翠……军与民的历史故事给在场的师生心中留下了红色的种子。

郑大农科学子深耕河南卢氏,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展馆

  在马湾农耕文化展览馆,团队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走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岁月,触摸退故而灿烂的传统农业。耧车、犁耙、钉耙、曲辕犁、稻草人……这些承载着古人智慧的农耕机具,在只有人力与畜力的时代,养育了千年的璀璨文明。

  此次“乡梦农研”调研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参观考察、实地体验、深入调研,为下一步推动校地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双向赋能做好前期准备。在未来的日子里,队员们将坚守初心,继续秉承“服务三农,奉献社会”的宗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书写更多关于青春与奉献的美丽篇章。

  (供稿:郑州大学农学院“乡梦农研”调研队      指导教师:郑州大学农学院 冯小杰)

责任编辑:he_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