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归欣 杜小伟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童林
当地时间6月19日上午,卢森堡中国文化中心一片忙碌。作为“空中丝绸之路”河南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一场重头戏,“汉字”展下午3点将在此举行。
正当记者操着蹩脚的英语,与来自法国的前台小姑娘卡桑娜费劲交流的当口,中心的玻璃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一位身材高大的老人颤颤巍巍走进来,径直走向介绍“汉字”展的易拉宝,他的右手手背上贴着一片创可贴,似乎刚挂过点滴。
记者和卡桑娜一起迎上去,看看能否帮上忙。现场于是尴尬起来——老人“主攻”德语、略通法语,卡桑娜法语精通、汉语入门,记者中文专业级、外语不能提。在一番“连比画带猜”的极限拉扯后,我们终于弄清了老人的来意。
老人名叫布拉切克,地道的卢森堡居民,年底将迎来80岁生日。这次的“汉字”展活动,他很早就在中国文化中心做了预约。然而不巧的是,由于身体抱恙,老人下午2点30分约了医生。怀着遗憾又不舍的心情,布拉切克专程绕道来到中心,打算看一看活动现场。
“您去过中国吗?”在卡桑娜“两掺式”翻译的帮助下,记者与老人攀谈起来。
“那当然,我先后10次去过中国!”布拉切克自豪地说。从老人的叙述中我们得知,他是一名退休工程师,自20世纪90年代起,受政府邀请多次到中国短暂工作。“我去过北京、上海、杭州,还有河南的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太美了!”他告诉记者。
为了参加“汉字”展的启动仪式,布拉切克做了不少“功课”。“我知道河南是最早的中国,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他说,错过启动仪式会很遗憾,但如果身体允许,他打算再去一趟河南,用亲身体验弥补这个遗憾。
“河南欢迎您!”记者向他发出邀约,“现在卢森堡开通了到河南郑州的直达航线,9个小时就到了。”
“真的吗?太好了!那我要把这个计划提上日程了。”布拉切克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