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以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2024-02-23 12:30:39 来源:河南日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栾川人”“豫灵人”“许昌人”“织机洞”“仙人洞”——寻觅远古人类的足迹;

  “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剑”“华夏第一都”“最早紫禁城”——中华文明的古老印证;

  ……

  近日,由河南省政协牵头,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联合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省直有关单位及17个省辖市政协、济源示范区政协工委共同参与编纂的文史图书《河南考古亲历记——中华文明探源实证》正式出版。图书从“亲历、亲见、亲闻”的角度生动记录河南考古工作和考古人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河南实践。

  透过《河南考古亲历记——中华文明探源实证》的字里行间,让我们一窥河南考古工作的光辉历程。

  记录考古成果

  追溯中华文明往事

  “考古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承担着展示和构建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重要使命。考古成果与公众距离越近,文化自信的根基就越深厚。”1月22日,省政协召开《河南考古亲历记——中华文明探源实证》文史图书出版座谈会,省政协主要领导同志、有关协作单位和专家代表出席,对图书编纂出版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河南考古亲历记——中华文明探源实证》分为上中下三册,由前言、正文、后记三部分组成,近200万字。全书辑录了考古工作亲历者、见证人撰写的回忆文章219篇,并配有相关考古工作和文物图片,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文明进程研究角度,设置“寻觅远古人类的足迹”“描绘早期文明的图景”“勾勒初始国家的画卷”“再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探究文化遗产的保护”5个板块,各板块按照所述遗存的时代顺序编排,力图发掘史料板块编纂的集成价值,还原河南考古发展的整体脉络,呈现河南考古在实证中华文明中的独特贡献。

  “河南省政协高度关注河南考古事业发展和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作用,征集编辑出版《河南考古亲历记——中华文明探源实证》专题文史图书。该书在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河南故事等方面将发挥独特作用。”图书主编之一、河南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李宏伟表示。

  讲好亲历故事

  展现中原考古辉煌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以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并命名“仰韶文化”为标志,中华文明探源考古实证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1928年开始在安阳殷墟开展的持续考古发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由已知到未知”的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考古人薪火相传,就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起源等重大研究课题,交出了亮眼答卷。在2021年评出的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河南占14项,居全国首位;自1990年开始评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来,河南有53项入选,居全国首位。

  “这些重大考古成果凝结着河南考古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和辛勤付出。”在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宫长为看来,《河南考古亲历记——中华文明探源实证》将艰深的考古研究工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使博大精深的考古发现变得有趣可爱,既可作为河南考古史料研究参考书,亦可作为普通读者入门读物。

  “能让考古更好走近大众,这是时代的呼声,也是群众的期待。该书极大地丰富、丰厚、延展了河南文物考古史料的厚度、宽度和广度,是响应时代呼唤的生动实践。”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韩庆祥说。

  “从考古发现中,我们得以在世界与历史的坐标系里确证自身位置,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知,更加热爱和眷恋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李宏伟说,“希望这部凝聚着众多考古发掘者、保护者、参与者心血和汗水的佳作,能为读者带来关于考古探索的愉悦阅读体验,让文化自信牢牢植根在每个人内心深处。”

责任编辑:he_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