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过后,我省秋粮进入产量形成的冲刺阶段,中原大地上郁郁葱葱,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
我省秋粮品类丰富。今年全省秋粮种植面积继续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稳中有增,其中第一大秋粮作物玉米5700万亩以上、水稻910万亩、大豆570万亩、红薯320万亩。
地还是那块地,如何提高玉米产量?我省将发力的重点放在提高种植密度上。统计数据显示,全省玉米平均种植密度每亩超过4400株,较上年增加200株以上。
种植密度上去了,要防止后期出现的倒伏、脱肥风险。今年秋粮保稳产增产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防灾减灾夺丰收,二是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夺丰收。
防灾减灾方面,我省派出18个秋粮专家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开展指导服务。面对南方锈病发病早、扩展快的不利形势,省财政紧急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又提前预拨1.4亿元“一喷多促”资金,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89亿元支持各地开展病虫害防治。
“玉米是大肚汉,能吃能喝又能干,种植密度提升,很容易造成玉米后期脱肥,营养跟不上,产量自然上不去。”示范田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赵霞说,密植滴灌增产技术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土壤板结、培肥地力,为玉米增产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我省安排资金4亿多元,选择15个玉米、5个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和55个规模粮油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县,开展单产提升行动,示范带动全省秋粮大面积均衡增产,玉米密植滴灌技术推广面积达到70万亩。
“‘三夏’以来,我省锚定全年粮食总产1300亿斤以上目标,聚焦秋粮单产提升、总产突破,狠抓面积稳定、抢时早播、良种推广、密度提升等关键措施落实,压茬开展田间管理,秋粮长势整体较好、丰收在望。”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距离大规模收秋不到一个月,省玉米技术体系高产栽培岗位专家、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唐保军支招,要抓住最后的时间用无人机适量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营养肥,实现“一喷多防”,防病防虫、抗逆抗倒、防早衰;遇旱浇小水,促进灌浆;适期晚收,在不影响下茬整地播种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迟收获,才能获得最高产量。
同时,省农业农村厅已下发应急工作方案,省市县三级应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成立了700多支应急服务队,全力确保“三秋”生产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