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守正创新 拥智奔行 ——写在河南日报农村版创刊60周年之际

2023-09-04 15:23:56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河南日报农村版编辑部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扎根沃土,向阳而生。

  60年前的一粒种子,如今挺拔而立,枝叶葱茏。

  1963~2023,从河南日报农民版、河南农民报、河南日报农村专版、河南农村报到河南日报农村版,她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与广大读者温情相拥。

  白天连着黑夜,过去连着未来,城市连着乡村,党心连着民心。一纸风行,飞进千家万户,连接你我他。

  白纸黑字,有一说一——

  是新闻,是历史,是责任,是担当,是坚守,是承诺。六十年风雨同舟,不畏困苦,不惧艰难。六十年春华秋实,灼灼生辉,穰穰满家。

  四季轮回,时光荏苒。党报姓党,初心不变。不负党旗红——

  一棵大树,根深叶茂。

  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这棵60年树龄的“焦桐”格外引人注目,这是1963年焦裕禄亲手栽下的泡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每年开出桐花朵朵。

  河南日报农村版与“焦桐”同岁,她一出生就姓“党”。

  焦裕禄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一生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学习焦裕禄,宣传焦裕禄,不管时光如何更替,传播方式如何变化,党报初心使命不变。

  史来贺、吴金印、张荣锁、燕振昌、韩宗南……河南日报农村版上有他们一张张鲜活的面容、一段段动人的事迹。

  牢牢扛稳党报旗帜,为党和人民鼓与呼,她推出的一系列报道受到省领导关注和广大农民欢迎。

  帮“丢了户口”的马国上户口,帮农民工讨工钱,帮农民卖蔬菜、黑猪肉、绿化树苗……传递党的好声音,帮助群众办实事,河南日报农村版把党和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中宣部新闻阅评和时任省委书记为她点赞。

  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说:“河南日报农村版如同一棵根植于农民群众心中的政策树、信息树、科技树、致富树、纳凉树。”

  不负黄土情——

  黄河两岸,良田万顷。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学家,服务一线的农技员,忙碌在田间的农民……为什么他们甘愿扎根黄土地,守护着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河南有粮,全国不慌。粮食安全报道是河南日报农村版永恒的主题。

  2022年,中原农谷建设方案出台后,河南日报农村版派出4路骨干记者进行深入采访,推出“河南突围”“何以新乡”“未来已来”“众望所归”4个整版报道,受到广泛关注。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记者深入18个地市贫困村蹲点采访,开设“脱贫攻坚记者蹲点”专栏,真实记录脱贫路上群众的拼搏、干部的付出、村子的变化、脱贫的成效。

  山一程,水一程,黄河岸边踏歌声。8路记者接力,历时5个月,行程700多公里,沿着黄河看小康,记录黄河儿女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昂扬斗志和铿锵脚步。

  黄土,沃土,热土;乡情,乡韵,乡愁。情系“三农”,聚焦“三农”,服务“三农”,河南日报农村版始终同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手挽手,心连心。

  不负青云志——

  八百里太行壁立千仞,三千里渠水逶迤绵延。

  红旗渠,流淌着理想之光和青春之志,是激荡青春、催人奋进的“精神之渠”。

  红旗渠精神,河南日报农村版连续报道60年;青年,也是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的主角。

  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河南省委着眼未来5年、10年、15年乃至30年,实施“墩苗育苗”计划。2022年1月10日,河南日报农村版开设《墩墩苗我与乡村共成长》栏目,将“墩苗”干部与乡村共成长的点点滴滴全方位呈现给读者。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河南日报农村版青年记者笔下,许多有志有智青年,以竞相迸发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躬耕在希望的田野,播撒下梦想的种子,求索于万物互联,在乡村振兴赛道上驰骋。

  告别铅与火,跨进光与电,拥抱数与网。风行六十载,曾经一甲子,当下正青春。

  守正创新,拥智奔行,党报农媒再启壮阔行程。

  “活”起来、“快”起来、“新”起来,内容为王赢受众,深度融合撬未来。踏上新征程,河南日报农村版以打造中原最具影响力的“三农”智库媒体为目标,着力构建“党媒+农媒+智媒”平台,推动新闻信息与政务、商务、服务紧密结合,逐步建成面向中原乡村的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成为河南乡村振兴的智媒能手、政务助手、商务帮手、服务巧手。

  少年心事当拏云,不惧岁月不惧风。广阔天地任驰骋,不负韶华不负卿。

    责任编辑:dou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