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许昌学院 “泡”在实验室里的大学生

2023-01-05 09:38:35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曹萍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虽然放假在家,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涵博也没闲着:经常在线上跟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从学校实验室带回来的数据,设计下一步实验的走向。放假前,他和小组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做一个快速检验血糖新试纸的相关实验。

  上大三的张涵博,是学院实验室里的熟面孔了。“我们从大一就开始在实验室里,跟导师和高年级同学一起动手实践。”1月2日,张涵博说。

  张涵博的经历在许昌学院并不是特例。化工与材料学院2019级的关亚东,现在还记得大一时走进实验室的情景。“第一次见到很多大型仪器,看到老师和高年级同学进行科研,感觉很兴奋,也激起了我更大的兴趣。”关亚东说,几年来,他和同学们一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创新比赛大奖,也坚定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继续探索的决心。

  自2007年,许昌学院就开始探索本科生走进实验室,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开展研究性学习。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形成成熟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也是学校大力培养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院长张艳鸽说。

  同学们都很喜欢的这门课程叫“开放平台实践课”。“刚上大一时看到这个课程,完全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张涵博和很多同学一样,没想到大一就能进入实验室。他跟很多在其他地方性大学读书的同学交流时,也引来了大家的羡慕之情。

  开学没多久,同学们都收到选导师的通知,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方向选择导师,指导之后四年的实验课程,带领大家进行项目科研。

  “开放平台实践课,是贯穿整个本科学程的,以它为主线将创新实践与专业实践相融通,打造了延伸至毕业设计的课程群。”张艳鸽介绍,实行全员导师制,推行项目式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壁垒,将项目研究贯穿课堂内外。

  从课堂到实验室,从理论到实践,张涵博和同学们从一开始就走在科研创新的路上。“大一大二主要是在老师和高年级同学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操作,进入大三就开始跟着导师做项目研究。时间安排也会很灵活。”张涵博说,他现在和小组同学一起做的血糖快速检测试纸研究,就是导师科研项目中的一部分。

  除了走进学校实验室学习实践,同学们还有很多机会走出校园,到企业中提高自己。搭建多元协同组织架构、实施全员导师制、实验室开放、科研反哺教学专项管理……“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新方案,同时为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构建‘产、学、研、教、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新模式。”张艳鸽总结说,这也成为许昌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金字招牌”。

  在实验室中浸润四年,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突飞猛进。近年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很多科研项目都在全国性大赛中拔得头筹。

  《雷康生物——中国北虫草无抗饲料添加剂的开创者》等近20个项目,在2021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挑战者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大赛中获得奖项;还有些同学获得了专利授权,发表了相关论文,本科四年学习收获满满,毕业后不管是就业还是考研都底气十足。

  “现在就盼着开学,继续回去做实验,把项目做好,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多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出把力。”张涵博说。

责任编辑: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