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石器、摩崖石刻、甲骨汉画、金石碑刻、造像题记等文物遗存浩如烟海,是中华文明的厚重基石,对它们的保护与传承也催生了中国古老的技艺——传拓。这是中国特有的文献保存方式,是用纸、墨和专业工具从金石器物上捶印其文字和图画的技法。河南省郑州市一位“80后”残疾小伙冯万朋,为生存结缘传拓,因专一成为传拓技艺传承人,并与残障伙伴艰辛创业,走向独立人生。
冯万朋立体全型拓作品
在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粉色的围墙将这里围绕,与附近建筑形成反差,但里面的群体却需要社会的关爱。在这里,记者见到传拓技艺传承人冯万朋,虽身形瘦小但精神抖擞,言语间透漏着羞涩与喜悦,说起传拓技艺侃侃而谈。
传拓以一纸一墨,让金石不朽。“传拓的产生,能够复制一些珍贵的文物,既能让学者研究,也能展示在博物馆供市民观看,现在很多博物馆里都展览着文物拓片。”冯万朋称,传拓就像“古代的照相机”,为物象留影,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历史上,中国珍贵的文物遗存依托传拓技艺,让中华文脉代代传承。据相关资料显示,唐太宗晚年巡游陕西华清池所做《温泉铭》早佚,其传拓作品流经多年后也成残品,现在其前两页被巴黎国立图书馆收藏。
拓片均是对实物进行操作,所以拓片本身也很珍贵。历代收藏家们都很重视旧拓本,现有的旧拓本作为珍贵文物大都收藏在各大博物馆内。“如果传拓的对象是一级文物,拓片本身也就成为了二级文物。”冯万朋说。
在当今社会,传拓技艺依然具有独特性。冯万朋认为,传拓比现代的照相机更清晰。他解释,很多珍贵的文物因年代久远,被风化、侵蚀,纹络不清晰,但采用宣纸进行传拓却能“复制”出微小的纹理,看起来比原物更清晰。即便用高性能相机,也无法展现文物本身。
虽然传拓能精确复制文物信息,但也会对文物造成损害。早前中国就对文物传拓进行限制,若非出于对继承保护是禁止传拓的,且需要相关部门审批。“传统传拓方法使用的白芨水具有粘性,在传拓过程中对文物造成伤害。”冯万朋在对传统传拓方式进行创新后,采用自来水,并用棕刷刷纸,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物像伤害。
现在冯万朋精湛的传拓技艺,以及对传拓技艺独到的认知,深受一些私人博物馆的欢迎。“因为有些藏品因特殊原因无法展示时,通会邀请我前去传拓,能够满足爱好者的需求。”现在冯万朋的业务已经拓展到上海、山西、北京等地。
“学会这门技艺后,不仅是经济收入增加,整个人也变得更加自信,当我的儿子看到我的作品后很崇拜我,我心里也很开心。”冯万朋膝下育有一儿一女,妻子也是聋哑人,但他言语间流露出他是个好丈夫,也是个好父亲。
发明两项国家专利 填补中国传拓艺术空白
今年43岁的冯万朋出生在登封农村家庭,因先天性背部脊柱侧弯,后背凸起,身高只有一米五,11岁做背部矫正手术时下了一根矫正棒,伴随他整整6年。从此以后,他不能奔跑,不能摔倒,不能干任何重活。
初中毕业后,冯万朋开始四处打零工。“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能找一份适合自己并且稳定的工作真的不容易。”冯万朋回忆说,他去过北京、广东等很多地方,因为身体原因,很多工作干不了,生活过得很清苦。
直到2016年,偶然间得知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将举办首期残疾人传拓培训班,做过木工的冯万朋从此痴迷上这门技艺,人生也因此发生改变。当时,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还开设了装裱、玉雕、烙画和电脑维修、网站管理等多种培训项目,免费培训,并提供吃住。
一年后,冯万朋熟练地掌握平面拓、立体拓、全型拓等传统传拓技法,便在2017年郑州市第六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赢得传拓项目的第一名。“一接触到传拓,我几乎就痴迷上了,决心一定要把这门技艺学精、学好。”冯万朋称,残疾人就业的选择性很少,出现一次机会便会好好珍惜。
他在传拓学习和制作过程中,通过反复实践、摸索,不断创新,在传统传拓基础上发明了“立体效果拓”、“立体全型拓”两项实用技术专利。他的立体全型拓代表作品有《三教堂碑》、佛碑、释迦牟尼头像,纹路清晰,非常逼真。其中高1.7米高的《三教堂碑》是他历时3个月创作最大的一幅作品。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帖学专家施安昌评价称,冯万朋的立体全型拓作品填补了中国传拓艺术的空白,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保护和研究文化遗存,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并为冯万朋题词:“汉风石韵,化古为新”。
拼搏创业 实现人生价值
冯万朋在传拓领域逐渐成为专业人士,开始承担起为身边残疾朋友谋生存的创业路。2017年在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冯万朋和一帮残疾伙伴注册成立河南金石艺术馆,几年培养近百名残疾人传拓师。“有数十名残疾人士投身传拓艺术领域就业,很多人还走出河南,到青岛、天津、西安、北京、上海开展传拓业务。”冯万朋说,与身边残疾朋友相比,他的身体状况是比较好的,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和他们一起创造人生价值。
在冯万朋的工作室,记者见到一位自闭症男孩,一手拿着拓包,一只手拿着装水的白色瓶子,每一次敲打宣纸的力度刚刚好,他认真仔细的样子就像正常人一样。而旁边坐着他年迈的父亲,正在本子上记录着东西。他的父亲说,他已经在这学了三个多月。
在另一间屋子里,记者还见到一位在中央美院上大二的学生,正在为拓片题跋。他是郑州人,因有听力障碍,语言表达不清晰,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暑假就来这为拓片题跋。
在冯万朋团队里,像这样伙伴有20多人,他们虽有不同程度残疾,但基本生活能够自理,通过拓片增加经济收入,实现自立自足。
2018年以来,河南金石艺术馆先后在北京首都图书馆、河南省艺术中心、上海同济大学博物馆、浙江图书馆、杭州西泠印社美术馆、北京中华民族珍品馆等地进行16场巡回展览。每次展出的传拓作品,都是由传拓班的学员和老师们制作而成,而展品义卖实际所得全部捐赠至郑州慈善总会“残疾人创业慈善基金”。
冯万朋告诉记者,9月下旬即将在黄河博物馆进行展览。
在冯万朋的带领下,虽然他们或两耳失聪,或靠双拐行走,或身患自闭症,但通过双手掌握一技之长,拼搏创业,即实现自己价值改变命运,也为中华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小众技艺走向大众视野
随着对传拓技艺的深入研究,在冯万朋眼里“万物皆可拓”。在前不久,某作家创作的文章《黄瓜不是吃的》引热议,而冯万朋便对黄瓜进行传拓。冯万朋说,你给我任何东西我都能传拓下来,但这也就失去了传拓技艺本身的意义。
这是冯万朋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传拓本身是一个古老而又小众的非遗技艺,在过去传拓的对象主要是一些碑刻,而很多人因碑刻立于坟前而心生忌讳。”冯万朋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对拓片的喜爱主要是基于其所具有的装饰效果,如果想让这项技艺变得更加大众,就得迎合大众的口味。
为了兼顾两者,冯万朋不仅对传拓技艺进行创新,还对拓片颜色进行改变,拓片由黑白、单调、沉重、小众逐渐变得成生动、多彩、喜庆、大众。前不久,冯万朋采用红色进行传拓的作品在抖音平台热卖。“一天能接到300单左右,一天24小时不断也只能传拓20多幅作品。”冯万朋说,不停传拓让团队成员身体吃不消,最后只能停止。
冯万朋创新后的文创作品提高了古代时刻的美观性,让冰冷的石刻变得有温度,受到社会大众欢迎,但冯万朋也开始担忧团队发展的瓶颈。“很多成员残疾程度较大,文化水平有限,只能完成简单传拓工作,很难提升技艺,无法满足客户严格要求。”冯万朋希望有志于此技艺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大家庭,携手共同向前走。
现在,传拓技术不再深藏闺中,冯万朋和他的团队也在努力继承和发扬这项古老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