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救救印缅战区华侨

2022-04-15 12:59:59 来源:大公网 作者:吕德润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作者:吕德润  原载于1944年11月25日重庆《大公报》

  “国军(即抗战时中国派驻印缅的远征军一一编者注,下同)来了后好多了!”这是印缅战区华侨一致的称颂,话里句含着无限辛酸。、

  可是国军走了呢?这问题没有人能回答,一般华侨甚至不敢想。但是国军早晚总是要走的,而留给华侨的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当中国部队来到印度雷多这个偏僻的地方时,有的华侨在这里已经居住了三十多年。在胡康河谷野人山下的荒凉村落里,也常遇到久居的华侨。在孟拱河谷的加迈、孟拱、密支那,那里的华侨更多。八莫战前七万多人口中,登记的华侨便有六千多人,战后的八奠一片荒凉,可是附近的村中仍有约千余华人流浪者。

  日本兵侵入后,他们也陪着国家受罪。日本人抢去了他们的一切财物,待他们还不如当地人。虽然他们失去了一切财物,但是没有失去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每当国军打到某个城市时,他们便拿着国旗含泪跑到国军面前。

  中国驻印军供给他们粮食,为他们解决问题。目前所有部队的政工人员都在尽力做华侨工作。特党部的人员跑遍了阿萨姆地区的华侨住处去访问他们。宪兵大队在雷多给华侨子弟们盖了学校,当了老师,编了课本。新六军在孟拱成立了学校。现在华侨的学生们已会唱抗战歌曲了,新一军在密支那给华侨办起了学校。在八莫,政治部也组织起学校来。

  这个战区的荒凉村落中的华侨,很早便和祖国隔膜了,现在有的小孩子不但不识中国字,连中国话也不会说。让他们受教育是当前的第一急务,可是教科书成了问题。教育部给国内小学规定了固定课本,却没有将固定课本运到这些最需要的地方来。这不是军队可以解决的,而且军队也不能老停在一个地方。华侨们希望中国教育当局不要忘了他们。

  除了教育,一般华侨焦急的是他们的财产给日本人抢光了。可是在日本军未占领缅甸前,缅甸华侨对祖国的抗日战争的捐款,在南洋各地捐款中占第二位,据说有六千万元。阿萨姆的一个当木匠起家的陶先生,他自己也记不清捐款的确实数目了。他的家中挂着中国政府对他捐款多而发给他的奖状,所以华侨们希望国家银行能在此设立分行,贷款给他们,以备战后重整旗鼓。

  英国的地方官老是跟着我们的军队走,每攻占一城一镇,他们便马上办起公来,组织救济他们的属民。可是我们军队不能通过行政机构给华侨帮助。在这次战乱中,华侨大多离开了原先的侨居地点,有的连侨居证也遗失了。他们没有办法到重庆的外交部去重新办护照,可是没有侨民证,将来居住便是一个问题。他们急切盼望政府派一个外交官来处理他们的事情。

  南洋未沦陷前,政府不断向华侨呼吁捐款救国,可是现在他们向政府呼吁了:救救我们!

责任编辑:李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