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寻找飘荡的忠魂”——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八十周年专题上线仪式在北京大公网举行。会上,艺术家任鸢为纪念远征军创作的油画《芒友会师》正式揭幕。
任鸢创作的油画《芒友会师》
《芒友会师》的创作原型来自于中缅印战争时期留下的珍贵影像资料。照片由美国通讯兵连队拍摄,至今保存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之中。由中国知名画家任鸢进行再度创作。
画面中,孙立人、索尔登、卫立煌、黄琪翔等中国驻印军、远征军将领带领将士们在缅甸芒友附近举行了隆重的会师典礼。
“查阅资料时,这张照片一下就击中我了,将军们坚定的步伐和士兵们坚毅的表情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当时我就跟自己说‘一定要画它!’”任鸢向大公网记者回忆起为期数个月的创作经历时说:“我真的非常感恩当时拍下这张照片的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节点,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远征军这段历史不是十分的清楚。“我很感谢大公报著名战地记者吕德润、以及‘寻找飘荡的忠魂’作者陈永新先生对这段历史的记录和还原。”
尚辉点评油画《芒友会师》
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编审,这些年尚辉一直从事着有关历史画的创作指导和策展工作。尚辉提到,除了文字,图像历史也是当今很重要的一种还原历史的方式。
“这幅《芒友会师》借鉴了中国绘画以虚带实的手法。画面更多强调了光影的表现,但是没有过多地勾勒人物的边缘线,仿佛把我们的记忆带入了历史的模糊之中。另外,任鸢在部分画面中,通过素描的表现手法,将战士们面部表情、服饰等再度勾勒,通过画面我们可以很直观地想象出当时的场景。”尚辉说。
《芒友会师》是在新闻图片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度创作。关于艺术家在对历史画的再度创作中,能够多大程度地融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尚辉解释,历史画是在特定的场景和人物关系下,艺术家进行再次创作的过程。重新塑造的过程也一定包含了艺术家对历史人物形象的理解。
“比如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为什么让大家印象那么深?因为这幅画的视角是任何照片都拍不到的。在画面里,我们能看到在天安门城楼前经过的队伍,还能看到毛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包括主席站立的姿势都是艺术家再度创作的。但在很多人心里,这幅画是很多照片都无法比拟的。”尚辉在会后对大公网记者表示,“画什么是历史的积累,怎么画是艺术家自身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