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灾后重建应强化系统性思维

2021-08-11 14:48:20 来源:上官同君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当前,全省正在快速启动灾后重建。在推动这项工作中,需要更新观念,创新思维,谋划新局,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到“四个思维”引领,明确“四个思考”。

  河南省正在快速启动灾后重建

  “四个思维”引领

  全省各地应在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指导下,全局动员,全方位响应,全面快速行动起来,迅速从灾前的传统“旱情思维”束缚中走出来,构建一种全新的灾后重建新思维理念,即从河南地理版图的空间思维走向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的“防涝”“区域”“生态”“产业”等四个思维体系。

  防涝思维。淮河水系是河南处于“南北分野”的重要地理标志。本轮河南洪涝灾害从根本上敲醒了长期以来由于河南地理原因所形成传统固化的“旱情思维”。近年来,随着气象形态大环境的变迁,南方的雨水天气也会逐渐向北方转移,使北方也逐步形成旱涝交替局面。具备“防涝思维”,才可能从容应对灾情考验。

  区域差异思维。灾后重建需要全省一盘棋,但区域有差异。各地要强化这种“区域分野”思维,要看清暴雨洪灾是对区域经济质量的检验,看清灾前与灾后区域经济基本盘面的变化,看清区域产业格局与相关产业链的变化;尤其是通过灾情,看清各地区位比较优势及劣势,看清区域资源禀赋、存量经济的占比优势和资源吸附能力与整合能力优势,从优势与劣势中发现问题与产业短板,从中寻找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集聚整合、有效流动、产业链耦合的通路。

  生态安全思维。灾后重建需要重新考量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的高质量保障,尚有诸多难题需要系统性解决;尤其是灾后经济重建工作,需要将生态环境与生态安全融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之中,形成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双轮驱动的发展新格局、新态势。洪灾既考验了区域生态水平,也考验了经济发展质量。当前,各地在推进省委省政府“万人助万企”和“项目为王”的战略过程中,应当加持生态安全思维的赋能,注重灾后重建的高质量生态修复,以及强化生态环境与生态安全对经济复兴的动能支撑。

  产业分野思维。各地要把灾前与灾后的产业空间再造与产业格局谋划区分开来,充分体现灾后重建的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新业态,以“产业分野”的新思维与前瞻30年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来打造市县经济产业根基,提振河南产业发展后劲。

  明确“四个思考”

  灾后重建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全局性的综合工程,灾后重建相关举措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明确战时、战略、产业、顶层设计等“四个思考”。灾后重建并不是简单的基建修复、民生工程修复及生态环境修复,而需要对区域经济大盘进行灾前灾后“分野式”负面清单考量,对显性“短板”与潜在“短板”进行系统性梳理、专业性规整、全局性谋略,即通盘协调,全局推进。

  战时思考。灾后经济重建,仍然不能松懈这种坚定的抗洪救灾的“临战思维”,防涝思想意识要加强。因为,气象形态的突变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与区域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紧密关联,河南各地只有具备“晴带雨伞,饱带饥粮”的战时思考和忧患意识,方能做到未雨绸缪,百战不殆,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战略思考。灾后重建,要分轻重,分主次,以面带点,以点促面,点面结合,协同推进。要站位高,格局大,视野广,想得深,做得透,以战略谋长远。全省各地要把灾后重建和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区域高质量与全省高质量以及中部高质量关联起来,形成一种灾后重建的战略高度和战略思考,强化全省统一行动、统一步调思想,形成各地出新出彩、各具特色的方法措施。同时,各地需要以更加前瞻性的战略思维,重新盘活灾后重建的区域存量经济资源,重新构建灾后更加完善、更加安全的自然生态空间与经济生态空间。

  产业思考。产业发展是恢复经济活力的关键,也是解决灾后重建一切难题的关键。补齐防洪防灾设施投资“短板”,进一步加强相关资源补给,其他房屋、道路、河堤、灌溉设施、保险、物流、信息服务等产业将会兴起相关的产业链。一产二产三产加上传统基础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灾后重建推进中,要有一个新的产业格局呈现,主导产业及其产业链建设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一产农业,这个板块要强化基础,固本强基,不仅要强化防旱防涝的“战时思维”,还要强化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新思维,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农业“望天收”和现代农业基础不牢、产业化不优及产业链短缺等难题。省辖市需要更加科学、规范、系统的产业空间优化,县市区需要构建更加专业、更加实用、更加特色的产业格局;尤其是在“项目为王”的推进中,需要重点研究和选择灾后重建的优质项目,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优质项目带动各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的创新和营商环境的改善。

  顶层设计思考。河南灾后重建,需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问计于民战略思考。灾后重建,全省行动,市县统筹,城乡协同发展的蓝图,要具备顶层设计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只有更加专业性、系统性的灾后重建顶层设计战略,才能保障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张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