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美籍记者聂子瑞:在华报道15年 见证扶贫奇迹

2021-07-12 15:38:14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聂子瑞同青海藏区学生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到地震的废墟中去,到山区去,到中国人民中去”

  在中国生活的第15个年头,38岁的《中国日报》美籍记者Erik Nilsson(中文名“聂子瑞”),完成了他又一本关于中国的新书《太阳升起:“美国小哥”见证中国扶贫奇迹》。聂子瑞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自2006 年以来他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省份,报道扶贫、救灾、民生发展等新闻题材。他很喜欢网民送的“美国小哥”称号,“我觉得这个称呼很亲切、很‘中国’,希望未来岁月继续生活在中国,继续见证讲述中国故事”。“到地震的废墟中去,到沙漠去,到山区去,到中国人民中去”,聂子瑞说:“了解中国就像剥洋葱,你剥下一层以为对它了解了一些,但是马上就有另一层,一层一层,即使你花一辈子也了解不完。”

  22岁时,聂子瑞得到在《中国日报》实习的机会第一次来中国,当时只打算在中国待一年。“我最初计划成为一名报道地区冲突的战地记者,从来没有考虑过亚洲,更不用说中国了。”没想到那一次来到中国之后他再也没有离开。在来中国的第三年,他就决定留下来,通过新闻媒体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

  15次采访汶川:“中国让不可能成为现实”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聂子瑞还在美国举行婚礼,返回中国后他当即决定去灾区。此后5年时间里,聂子瑞先后15次采访灾区,直到重建基本完成。对于聂子瑞而言,近8个月的采访,让他对“中国力量”有了深刻的认识:贫困和地理环境所导致的悲剧终在救援和重建中被改变。在生命逝去的地方,人们重拾希望,灾区一步步从地狱走到天堂。他说,一次次前往灾区的过程彻底改变了他对自身、他人和整个世界的看法,改变了他对生死的态度。“目睹震后重建的过程刷新了我对中国的认知,我看到中国不仅让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更让它们成为现实。”

  民间善意浇灌 震后孩童重获新生

  在灾区,有很多人让他至今印象深刻,这其中就有他的干妈王志航。这位当时57岁的女性帮助了140多个在地震中致残的青少年,其中70多人都叫她“干妈”,而聂子瑞是王志航第一个外籍“干儿子”。

  王志航把很多钱都花在了孩子们身上,甚至把“一切”都给了孩子们。她希望全世界都知道这些孩子们有多么勇敢,地震夺去了他们的双腿,但他们却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聂子瑞认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王志航相当于西方人说的“教母”。

  聂子瑞还采访了地震后迎接108个“罗汉娃”出生的住持素全法师,对这位法师的采访让他感触良多。素全告诉聂子瑞,并不希望在罗汉寺出生的孩子们来看望他,只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帮助别人。虽然素全不希望被打扰,但震后出生的这些孩子们所带来的欢乐和希望是让人无法抗拒的。在地震过去一年后的2009年5月13日,罗汉寺出生的108名“罗汉娃”在什邡市北京小学举行集体生日会,怀抱罗汉娃的素全法师满脸笑意。

  “对我来说,在中国最边远的各个角落亲眼看到这些扶贫政策落地成为现实,这本身就不可思议。”报道中国脱贫工作是聂子瑞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他看来,“很少有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将扶贫工作列为国家优先事项”。

  组建义工团队 多次前去青海支援

  最令聂子瑞牵挂的还是青海藏区。2011年,当得知青海玉树曲麻莱县叶格乡的小学由于没有通电,孩子们在天黑后无法学习时,聂子瑞当即决定给那所小学买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此后,他亲自带着太阳能板来到了青藏高塬。这一次旅程,也将他与青藏高塬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分离。

  叶格乡的实地走访令聂子瑞震惊不已。当地牧民大多是文盲,孩子们是第一代能写会算的。七十多名孩子挤在7顶帐篷里,睡的是没有铺垫的木板。帐篷里没电,天一暗就漆黑一片。“没有电,学校就像个监狱。”在聂子瑞的帮助下,帐篷里安上了两块太阳能电池板,晚上孩子们终于可以学习了。

  随后,他又帮助麻莱县的其他学校全部装上了太阳能发电板,让学校孩子能正常用电。他还组建了义工团队,多次前去青海支援,向学校捐赠电脑、图书、衣服等物品。慢慢地,更多适龄儿童愿意去上学了,“电瞬间改变了叶格乡的教育格局”。

  随着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当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2019年聂子瑞再次前往青海时,他看到了宽阔的道路、便利的交通,还有人们幸福的笑脸。“如果汶川是让我在看似没有光明的地方找到光明,青海则让我在看似不可能找到光明的地方创造了光明。”

责任编辑:陈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