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耿飚之子耿志远:父亲耿直清正留下巨大精神财富

2021-06-28 16:05:38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950年,耿飚、赵兰香夫妇与孩子们的全家福。 受访者供图

  “父亲的一生就像他的名字--耿直坚毅、风风火火!父亲事业上宠辱不惊,生活中平和开明,身后没有钱财,留给我们儿女的是满满的精神财富。”在建党百年之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耿飚之子耿志远日前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忆述父亲风范。“父亲是一名忠贞的共产党员,自1932年领到党证,无论是战争年代的风餐露宿、枪林弹雨,还是和平时期的出使外国、日常办公、入院治疗,父亲始终将党证贴心珍藏直至去世,长达六十八年!”

  耿飚1909年出生在湖南醴陵。“父亲13岁到水口山铅矿做童工,16岁参加共青团,19岁转为共产党员,将其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耿志远说,父亲是长征中的前卫团团长,是开路先锋;解放战争时期,他们赫赫有名的“杨罗耿”兵团是党中央的“御林军”;他还是新中国向西方国家派驻的第一位大使,而后开辟了与巴基斯坦的“巴铁”关系,开通至巴基斯坦的航线和公路,打通了祖国的西大门。父亲还在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的行动中临危受命接管电视台广播电台;还领导成立了反劫机小组,发展成为特种警察部队;父亲是第一个登上美国航空母舰的中国军队高级领导人;他是建国后唯一一位没有授衔的国防部长……耿志远说起父亲的经历如数家珍,“他被毛泽东评价为‘敢说真话的好大使’,华国锋笔下描述他‘耿直坚毅’,叶剑英口中赞他‘人才难得’,习仲勋唁电里说他是‘最亲密的老战友’。”



1978年,中巴公路竣工,耿飚与巴基斯坦齐亚·哈克将军剪彩。 受访者供图

  手握重权 不徇私情

  身为将军大使的孩子,耿志远却是“留守儿童”。他回忆起小时候,父亲耿飚在外国当大使的时候不允许带上子女,家中孩子多由姥姥带大。有的大使家孩子兄弟姐妹甚至分到几处,吃百家饭长大。虽然父母没有陪伴成长,但耿志远从小学习优异。1964年中国原子弹升空,1965年工程物理成为清华大学最热门的学科,那年耿志远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工程物理系。“父亲非常高兴,少有地频频对别人夸耀‘志远是考上的’”,耿志远满面笑意地回忆道。

  不过,面对清华高材生的儿子,耿飚却毫不徇私情。“父亲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外事委员会主任的时候,该委员会急需人才,我是清华大学毕业,想着自己符合条件,就向父亲提出调到外委会工作的意向。哪知父亲不容商量地说出两个字:‘不行’。”耿志远说,当时自己很纳闷,他的两个清华同学已经调过去了,怎么到自己这里就‘卡壳’呢?耿飚耐心却坚决地说:“你的同学,经面试有真才实学、工作能力强,所以我们才同意调进。至于你,不同意调动的原因并不是你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父子俩在一个单位不适合。”

  “父亲先后主管过多个部门,特别是在担任副总理和军委秘书长时,掌握着很大的权力。不少人找他办事,但父亲从来都是秉公处理,按规矩办,不怕得罪人。他从不吃请,不收礼,两袖清风。”耿志远说,父亲光明磊落、耿直坚毅的性格,铸就了耿家清正的家风,这是父亲留给子孙们最大的精神财富。



耿飚的党证。 受访者供图

  “文革”冲击 拒绝低头

  耿飚夫人赵兰香曾经回忆起一段“文革”期间的往事。她说,同众多老干部一样,耿飚也受到了冲击。由于他任外交部副部长,协助陈毅部长工作,当时外交部的造反派强迫他揭发陈毅,污蔑中央的外交政策是“修正主义”。耿飚坚决地顶住了压力,坚持了原则,不向造反派低头。

  在“文革”风暴当中,赵兰香也被逼揭发耿飚的“问题”。“我深深地了解耿飚一生清白、正派,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如果要‘揭发’,也只能是功绩。我顶住了压力,不向造反派屈服。”赵兰香说。“文革”中,他们夫妻就像两棵紧靠在一起的大树共同抵御着狂风暴雨,在相互支持中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文革”结束后,耿飚先后担任了不同岗位上的重要职务,中联部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兰香说,“无论党派他到哪里,他从来没有讲过价钱。每一次在接受新的工作安排的时候,他都会像当年在革命战争中一样地说:“坚决完成任务!’”

责任编辑:陈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