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延安 党史专家话变迁 老区日新振人心

2021-06-10 14:21:11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刘煜见证了新中国成立至今整个延安的变迁。香港文汇报记者李阳波 摄

  55年前,当23岁的刘煜第一次到延安,眼前的宝塔、城墙、牌坊,还有不远处依稀可见的窑洞,这座陕北古城的模样,似乎就和他心中的轮廓一模一样。“当时我们刚从各县调到延安工作,甭提有多兴奋了。”虽然彼时的生活条件艰苦,但刘煜每天都过得有滋有味。55年过去,如今的延安早已成为西北重要的节点性城市,并建成了新区。但对刘煜而言,当年那种最朴素的感情始终没变,对延安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只是有一点,就是‘不敢’回家。”提起当年回家之路,刘煜至今依然是一脸的苦笑,“光路上就要6天,如今时代变了,别说是回家乡了,就是去北京,甚至到国外,也是朝发夕至啊。”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带给了他新的感触。

  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刘煜,是那个时代陕北少有的高中生。因为太穷,早早便立下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志向。“1965年我在延长县参加了教育工作,1966年由延长调入延安革命纪念馆工作,当上了第一批解说员。”

  刘煜在纪念馆建立初期多次深入民间收集展品和历史素材,还参加了纪念馆三代陈列方案的策划和编写,不仅成为延安革命文物领域的传奇人物,同时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至今整个延安的变迁。

  党中央在延安 度过十三春秋

  “自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设延安郡,延安就一直是西北重镇,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到了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刘煜对延安的历史稔熟于心。“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也成为中国革命圣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延安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依然被贫穷落后困扰。“特别是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当时的生活确实很苦。”不过,延安人民却从未喊过一句苦。“即使全家吃糠咽菜,也要省出粮食交公粮,支援国家建设。”刘煜说。

  跑遍革命旧址 难忘高楼落成

  初到延安,刘煜几乎一口气跑遍了所有革命旧址:在枣园,站在毛主席住过的窑洞,刘煜脑海中一遍又一遍闪现着毛主席伏案窗前奋笔急挥的情景;走进杨家岭七大会址,刘煜似乎又听到了当年中共七大代表齐声高呼“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在宝塔山和清凉山,刘煜感觉到革命前辈好像近在咫尺;而在南泥湾,看到稻田中刚刚泛青的禾苗,喇叭中悠然传来的经典之声: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刘煜心里迅即腾起了一团火。“就在那一刻,我知道,这辈子可能都离不开红色延安了。”

  刘煜至今还清晰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延安的城市面貌。“当时延安只有两万人,城里仅有两条街道,出了北门就全是田地。”而让刘煜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地方,“一个是药材公司大楼,是新中国成立后延安第一座大楼,建成时轰动全城;另一个就是边区银行旧址,那里建有新市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成了仅有的繁华地方”。

  刘煜当时的月工资37元(人民币,下同),但也只能是吃杂粮。“没有小麦,所有人都吃黄米捞饭,馒头、麵条很难见到。记得1973年周总理来延安时,看到乡亲们的生活,难过得落了泪。”

  改革开放赋能 发展进快车道

  随着改革开放,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和“退耕还林”的实施,延安发展终于进入了快车道,城市也告别了过去黄沙漫天,百姓生活彻底改变。特别是1996年延安设立地级市,城区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建设也开始全面外拓。“经济发展了,高楼多了,人们也普遍有钱了,就连省会西安的人都羡慕我们呢。”

  2012年,当延安启动新区建设时,已经退休多年的刘煜兴奋得几天都没睡好觉。“看着它一天一个样,我打心眼里高兴。”刘煜表示,近20年可以说是延安发展的黄金期。而随着延安新区的全面启用,他期待延安人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责任编辑:陈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