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蒋家河口歼日寇 新四军打响第一枪

2021-06-07 11:51:12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三加蒋家河口战斗的第四支队战士凯旋归来。受访者供图


 
三胜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立着一座蒋家河口战斗雕像。香港文汇报记者赵臣 摄

1938年4月30日,日军占领巢县。受访者供图

1938年4月30日,日军占领巢县。受访者供图

  红色村庄建战斗广场 弘扬革命精神

  白墙灰瓦的安徽三胜村党群服务中心正门前,立着一座新四军手持武器冲锋歼敌的雕像,为首的战士正高举手枪大喊着,誓死歼灭日寇的决心展现得淋漓尽致。1938年5月12日,新四军第四支队正是在三胜村的蒋家河口,靠着周密的侦查和部署,用仅仅20多分钟,就全歼前来搜刮百姓的20多名日军,且新四军无一人伤亡。蒋家河口战斗是新四军东进敌后对日作战的第一仗,首战告捷,军威大振,民心大振,一举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新四军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更极大增强了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心。

  叁胜村位于当年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安徽省巢湖市银屏镇。如今,这里正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积极建设红色美丽村庄。基于蒋家河口战斗打造的“新四军东进抗日第一枪纪念馆”于2020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现在这里每天都会接待叁四批前来参观学习的团体。叁胜村党委副书记杨仁军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叁胜村希望通过讲好革命老区故事、开展多种形式教育等方式,宣传这里的红色文化,并将这种精神代代传下去。“目前我们正加快蒋家河口战斗广场的建设,力争7月1日前建成,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日军烧杀抢掠 新四军誓师抗日

  “我们从小就听老一辈人讲蒋家河口战斗的故事,我们也给下一辈讲。”杨仁军说。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后,安徽境内的和县、含山、巢县(今巢湖市)、合肥及华南铁路沿线等均被日军侵占。“日军占领巢县是在1938年4月30日,在那之前,日军就数次从南京方向开飞机对巢县进行轰炸。”巢湖市新四军研究会会员杨茂林介绍,日军的轰炸让巢县国民党官兵望风而逃,当地老百姓更是十分恐慌。轰炸多日后的4月30日,日军驻芜湖坂井支队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巢城。那时日军攻占领县后,便荷枪实弹进行大搜捕,见人就杀,还将抓到的青壮年绑到木桩上,放狼狗撕咬等。恐日气氛在巢城蔓延。

  就在日军占领巢县的前一个月,原鄂豫皖红军第二十八军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合编成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林维先任参谋长。1938年3月8日,第四支队在湖北七里坪召开东进誓师大会后,便挺进皖中开展抗日斗争。“那时候传闻‘日军是不可战胜的’,不仅老百姓恐日,很多战士对待日军也是有些胆怯的。”杨茂林介绍,“但新四军第四支队的很多官兵都是常年打游击战的老红军,作战经验丰富。”第四支队奉命进入安徽的舒城、庐江等地区,支队先遣队于4月底到达山势险要的巢县银屏山区驻扎,并开始宣传抗日,侦察敌情,寻找战机。

  20分钟全歼敌 老百姓踊跃参军

  经过侦查,新四军发现,日军为了补充给养,每天都派出多路小股部队下乡抢掠。其中,有一路二三十人的部队,经常乘汽艇从巢城沿着裕溪河行驶到蒋家河口处登岸进村。杨茂林介绍,当时新四军驻扎的银屏山距离蒋家河口只有5公里左右,歼敌后可以迅速退守山区,适合作战。1938年5月12日凌晨,在高志荣政委作短暂战斗动员后, 第四支队参战部队在二营营长黄仁廷和侦察参谋郭思进的带领下,趁着夜色向蒋家河口疾进。天快亮时,部队按预定部署进入阵地。侦察队埋伏在河口右侧裕溪河堤岸的芦苇丛中,负责正面截击;四连二排埋伏于蒋家河口东侧河堤树丛中,担任火力支援;六连一排配备1挺机枪潜伏在蒋家河口西侧靠近巢城方向,阻击增援日军。

  上午8时左右,巢城方向的河面上隐约出现两艘汽艇。随着敌船渐渐驶近,新四军可以清楚地看到日军头上的钢盔和手中的刺刀。此时,正面指挥的郭思进抬手一枪,一名日军应声跌入水中。枪响令出,战士们的手榴弹像雨点一样扔向敌军,给日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仅20多分钟,新四军就全歼这股日军,并缴获步枪10余支、机枪1挺等,且无一伤亡。战后,新四军迅速撤离。

  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的油印小报《号外》、共产党的《新华日报》等迅速刊出了战斗胜利的消息。5月16日,蒋介石特为此战签发嘉慰电:“叶、项军长吾兄:隐电悉,贵军四支队蒋家河口出奇挫敌,殊堪嘉慰。希饬继续努力为要。中正铣日。”

  “胜利影响全国,同时也给皖中抗日根据地留下了抗日的种子。”杨茂林介绍,随后新四军继续东进,但留下了不少将士在当地继续宣传抗日。“我们本地不少群众受到影响,积极参加新四军,我知道名字的就有好几个烈士。”杨茂林说。

  岁月峥嵘,在蒋家河口战斗胜利60周年时,原巢湖市(县级)人民政府在昔日战场上竖碑纪念,时任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的叶飞上将为纪念碑写下“蒋家河口战斗遗址”八个字。随着蒋家河口战斗广场即将建成,这里的红色基因亦将代代传承。

责任编辑:陈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