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贵义讲40年 未来会一直坚持
“这里就是主席住过的窑洞,当年毛主席就是从这里走向文艺座谈会会场,并发表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居住在延安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附近的居民,在一些重要的节假日里,总会看到一位衣着简朴、操着当地口音的陕北老先生,声情并茂地向游客们讲解着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发展历程。40多年来,来延安的游客一批又一批,革命旧址的解说员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然而这位执着的老人却依然扎根在这里。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一年又一年的讲解着那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看,那就是王树贵,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门口那位正说得起劲的老先生便是。”5月的一个清晨,当香港文汇报记者慕名来到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寻找那位传说中的义务党史讲解员时,延安市民刘先生在人群中一眼就找到了他。“老王不容易啊,他的曾祖父和爷爷都是有名的老红军、老党员,当年和很多老一辈革命家并肩战斗。为了传承先辈们的红色基因和精神,他这一‘说’就是40年啊。”
爷爷从军事迹 铸造红色灵魂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本就贫瘠的老区陕北更是雪上加霜。也正是在最困难的时候,王树贵降生在陕西绥德县一个贫困的家庭中。“真是太穷了,没办法,刚出生不久,我就在母亲的怀抱里跟随父辈,踏着爷爷的红色足迹落户到延安。”王树贵说,他几乎是听着曾祖父和爷爷的革命故事长大的。“从我懂事起,家里人就告诉我,我是红军的后代,是党员的后代,再苦再难也不能忘了本,都要沿着红色足迹一路走下去。”慢慢地,王树贵长大了,对于爷爷的认知也是更全面了。“长大后每往前走一步,我的耳边都会想起爷爷的那句叮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王树贵的曾祖父,曾在革命时期冒着生命危险,利用自己跑码头做生意的身份,为党组织传递情报、接送人员。同时更是想尽办法通过封锁线,把急需的粮食、棉花和其他短缺物资偷偷运到延安。而王树贵的爷爷王正侯,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8年加入了党组织。随后在加入游击队后,他曾叁次参加反围剿,并参加了保卫延安战斗中着名的富县直罗战役和甘泉下寺湾战役。“爷爷去世时,胳膊里还留有敌人的子弹头。”正是因为这样的红色背景,不仅在王树贵幼小心灵里种下了红色的基因,同时也铸就了他处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然而在那个连肚子都无法填饱的年代,和很多孩子一样,16岁那年,王树贵辍学了。“当时外出工作的机会也不多,所以我就抽空跟着爷爷去学校,听他给学生们讲述革命年代的故事。”而每次,只要听到红军出生入死的故事,王树贵的心里就腾起一团火。“我总觉得,我自己该做点什么,但好像什么都做不到,那就先从搜集和收集革命故事开始吧。”说干就干,短短一年时间,王树贵便将曾祖父和爷爷,以及周边几十位老红军的故事,都收集整理得有条有理。而随着红色故事越集越多,王树贵也是越干越有劲。
故事越讲越旺 内容扩至党史
转眼间,时间就到了1982年,22岁的王树贵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了一名邮递员。“本想着工作后,可能就没时间收集故事了,但真没想到这份工作让我收集红色故事更便利了。”在分发和投递过程中,只要看到报刊上好的内容,王树贵就赶紧将之摘抄在笔记本上。“而在送信送报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群众其实都特别喜欢革命故事,所以我就试着给他们讲讲我爷爷的故事。”
谁也没有料到,这一讲,王树贵就讲出了大名堂。“大伙都喜欢我,也喜欢我的故事,每次到村里,一到饭点,乡亲们都争着给我端饭。”慢慢的,王树贵宣讲的内容也从革命故事,逐渐拓展到党史。“我自己去革命纪念馆听,买党史看,然后领会后,转换成老百姓的话再去讲。”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树贵宣讲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宣讲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40多年来,王树贵从事过多个岗位,但宣讲的“工作”却从未换过。如今,他不仅拥有一份不小的产业,同时每年也有着可观的收入。然而就和当年的那个小邮递员一样,王树贵依然过着“紧”日子,因为他的钱都被投入到了他心心念的宣讲事业中。“我不知道我会讲多久,但只要我还能讲,我就一直会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