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突出的象征意义,黄河文化对沿黄区域乃至全省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和显著的标识性。传承发展好黄河文化,使这种文化力量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是历史责任,更是现实需求。尤其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通过创新性地活化利用黄河文化资源,讲好“黄河故事”,不仅有助于培养文化自信,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还可以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内需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倡导和融共通的黄河文化理念
自强不息、多元融合、贵和尚中等体现了传统黄河文化精神,而兼收并容、开放进取始终是黄河文化的显著特点。传承发展黄河文化,应着重强调以“融”为代表的黄河文化理念,将黄河文化融入现代文明,打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精神、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传播“融”文化理念,首先要倡导和融共生,接纳包容各种差异。倡导不同阶层和社会群体间加强了解、沟通和交流,通过求同存异、消弭隔阂、建立信任,形成尊重多样、包容差异的社会风尚以及和融互通、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其次要倡导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世界。倡导开放合作进取的文化精神,增强全民的国际化意识,培养国际化视野,以更开阔的眼界、更开放的心胸,更有效地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经验,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
加强黄河文化遗存保护和活化利用
应加大对各类黄河文化遗存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使得传承有序、发展有源。一是实施黄河文化遗存系统保护工程。既要加强国家级、省级等高等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复,也要重视城市与乡村低等级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活化利用,改善地方文化生态环境,夯实黄河文化的根基和土壤。二是加强沿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这些地域特色鲜明,历史文化资源富集,风貌保存较好,具有较强的文化吸引力。未来应加强对沿黄城市村镇历史格局与风貌肌理的完整性保护,使其成为集中展示黄河文化的重要窗口。三是活化传承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加强对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打造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民俗文化村、综合性非遗展示馆等平台载体。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核心工艺,激发其内在活力和生命力,使其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
开发“国际范儿”的黄河文化产品
应对标国际先进,加强对黄河文化资源的高端化和精细化开发,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黄河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一是通过“强点—组团—串线—连带”,形成乐谱式的文化产业布局。应加强对黄河文化资源的个性化开发、国际化改造,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地标。加大对具有链式联系或集聚特征的黄河文化资源的多源梳理、空间整合,通过空间串联和区域联动,构建特色文化组团或文化产业集群。同时,以黄河文化为纽带,推动文化资源与沿线生态建设、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融合互动,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市场开放、产品合作开发、整体营销、管理协调、基础设施共建、信息联通、人员交流培训等整体一张图式的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景观带、文化带和产业带于一体的黄河文化带。二是突出产品特色,培育优势文化产业。加强对黄河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利用和多样化开发,培育壮大文化观光、文化展演、文化体验、文化物产、文化创意、民俗游艺等产业,使其成为具有全国优势地位的重点产业。在文化观光旅游方面,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发新的旅游主题、项目和线路,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方式,满足年轻消费者和中高端消费者的消费期待。在文化展示与演出方面,加强非物质文化与时尚文化、现代元素、民俗文化的结合,打造高水平实景和剧场演艺产品。在文化体验方面,依托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名品工艺等资源,还原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原汁原味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享受。在文化物产方面,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的强强结合,提高传统优势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现代时尚韵味,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结合历史史实或文献传说,提取有重大文化价值的资源进行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
推动郑州掀起黄河文化潮
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龙头城市的率先示范。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应以黄河文化为引领,着重完善城市文化体系、聚集文化要素、增强文化影响,显著提高文化综合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是打造城市文化名片。郑州应强化以文化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强黄河文化与嵩山文化、黄帝文化、商都文化、少林文化及现代新文化等多元文化要素融合,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二是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采用高科技手段加大黄河文化传播,设计一批主题城市文化活动,引进更多高水准的文化创意活动,涵养文化生态。三是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将各种黄河文化资源和要素融入招商引资、旅游推介、城市建设等领域,搭建能富集全球资本、内容、人才、创意等要素资源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四是加强文化传播与对外交流。面向国际打造跨语言、跨区域的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高起点定位、超前策划的文化活动品牌,成为连通黄河流域与国际的黄河文化交流发展中心。
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政府、公共部门、群众的合力推动,而群众的积极参与是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的重点。应将黄河文化传承与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具有黄河文化特征的社会氛围,切实发挥文化传承的意义和力量。 (河南省发改委产业研究所高级经济师 丁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