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推动社会建设 创造美好生活

2021-01-06 15:16:50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党和国家的工作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就是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从收入、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需求侧入手,从改善民生福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供给侧着力,让改革贯穿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过程中,成为推动社会建设的强劲力量。

认清社会生活的差异化特征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前提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由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质变跃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集中反映了这种历史的嬗变。从生活品质上看,物质生活与美好生活,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水平还是档次,都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不同。对不断走向现代化的社会建设来说,物质生活与美好生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侧重静态,而美好生活侧重动态,美好生活对不同的社会主体有着差异化的需要特征,这是我们讲规划、提任务、求目标必须考虑的前提性问题。二是物质生活重在量,而美好生活则多在质。量大可以实现质变,但质变不代表质优,而追求品质一定要在质优上做文章。三是物质生活强调基本生活,而美好生活则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生活。四是物质生活追求到极致可能会产生异化,并不构成生活的全部,甚至会给个体的人生带来麻烦,而美好生活不会异化,会伴随着人生追求到达梦想的彼岸。五是物质生活能够实在地感觉到,而美好生活不仅可以实在地感觉到,而且能在精神层面实现人的满足和人性的全面发展。

基于这样的特征对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要求明确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内涵的定义。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持续不断提高,更包含着精神需要的不断满足、自身权益的切实保护、现代文明的不懈追求和对自由发展的无尽向往,这就决定了认识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认真研究、充分探讨“什么是美好生活”和人民群众要追求“什么样的美好生活”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包括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前提。脱离了对中国社会各阶层复杂性需求的认识,平衡和充分就会失去标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全人类的发展上,把人的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当在全人类的意义上来表征。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包含物质和精神在内的社会文明的共同进步,社会精神终将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

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挑战是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关键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消除贫困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充分表明保障的问题得到了切实的解决,改善的状况也有了质的变迁。然而,发展中的烦恼也接踵而至。过去贫困状态下如何更快、更多、更有效地将环境资源转化为商品资源,为脱贫致富而罔顾环境承载能力大规模地向自然攫取,造成当下无限的生存需求与有限的自然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环境问题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在发展模式和建设体制发生了重大改变的状况下,中国社会转型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矛盾频发、传统生活断续、利益诉求激增、社会焦虑滋生、不确定因素增加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面象,给确定的时间内完成确定的目标和艰巨的任务带来困阻,给走向现代化的社会带来挑战,改善民生的工作十分艰巨。

基于这样的境况来看待今天社会建设的新走向,概括起来讲,一是社会发展动力的转换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人需资源的开发、消费市场的拓展、人口红利的升级、社会再分配的优化已成为必然。二是高质量发展给人们生活品质提升带来的机遇,决定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教育发展、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优化等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将成为大趋势。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的阶层间的利益冲突和动态平衡将成为常态。四是农村农民普遍富裕起来仍是难点,解决贫富差距的任务必将是长期的。五是老龄化社会加快形成而影响发展更加明显,全社会总抚养比的提高将成为新走向,更高层次上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将更加繁重。

社会建设重点领域改革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任务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应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社会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改革、持续发力、持续创新,取得工作的持续突破。重点要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改革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优先制度,是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是社会领域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重点问题。它既是一项全国性的重点任务,也是河南社会建设的弱项和短板。深化这项制度改革,首先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要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创新思路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布局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多出新招支持重点群体就业,营造灵活就业特别是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环境,这是着力保障民生的治本之策。其次要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健全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建好这项兜底性的安全防线,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更高水平的共享和更加公平的权益保障,彰显人人享有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再次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要整合优化各种教育资源,为建设教育强国服务,为增进民生福祉增添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最后要建立“大健康体系”,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从全健康的视域来看,要提高健康服务水平,建立健康服务机构,健全健康服务项目;从全人群的视野来看,要关注各层次人群的健康问题;从全社会的视角来看,要提高健康素养,推动“主动健康”“快乐健康”和科学防病的健康通识教育在全社会开展,让健康中国行动走进百姓人家,推动健康产业发展,获益全体国民。

二是要坚定不移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聚焦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统筹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是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任务。这项工作的着力点是让包括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为重点内容的智慧社会融入百姓生活,实现人人参与,推动共建共享。要完善社会沟通,促进人们理性平和和健康交往,促进互助和睦,增进社会团结,实现社会关系和谐有序。推动技术治理,动员更多的社会群体和公民个体参与其中,实现数据共享,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有效提升基层群众社会自治能力,在善用法治规约制度与有效把制度融入法治的双向互动中,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着力开拓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渠道,把社会工作更大的舞台建立在基层社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法治和政策指导,聚焦社会工作宗旨,在社会心理疏导上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使社会工作有力地承载起改变人命运的社会职责,有效发挥促进社会建设的功能。〔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教育长、教授 丁素〕

责任编辑:姜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