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且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保护、传承、弘扬中原民俗文化,就要激活并合理开发各类民俗文化资源,充分挖掘中原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传统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民俗文化资源亟待开发整合
中原民俗文化涵盖了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生产活动、节庆礼仪、宗教信仰、服装服饰等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展示中原地区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广泛的群众认同性和深远的价值引领力。中原民俗文化璀璨绚烂,朱仙镇木版年画、禹州钧瓷、开封盘鼓和汴绣、南阳玉雕等民间艺术享誉中外,陕县、浚县等地的春节社火历史悠久,洛阳花会、马街书会等民间节会兴盛不衰,还有民间歌舞、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民间体育等多种内容,是一座值得深入挖掘的文化宝库。充分发掘中原民俗文化的思想内涵、价值理念、道德意蕴,可以延续乡村文脉,凝聚村民情感,增进乡土文化自信。
由于工业化的冲击、外来文化的渗透等原因,我省域内民俗文化存在被淡化、同化、庸俗化等问题,原本独有的历史文化印记日渐减少甚至消失。对此,各地要有计划分阶段地启动实施民俗文化振兴计划,做好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推广工作,及时抢救散落在民间的民曲民谣和文化故事等,以留住更多的民俗记忆。要多措并举开发并盘活优秀乡村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养一批乡村特色民间工艺的传承人,让民间艺术瑰宝重获新生。同时,要引导省内高校和职业院校立足大局,搭建以中原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平台,从哲学、历史、文学、考古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用辩证的观点、扬弃的态度去粗取精,让优秀的民俗文化回归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原动力。
加快中原特色民俗文化建设
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抓好顶层设计,作出科学规划,实现中原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
制定全域民俗文化发展规划。“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民俗文化因地区、民族、资源禀赋、生活风俗等不同而千差万别、各具特色。我省应对全域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对各类特色民俗文化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结合各地区域优势和特点,编制实施办法,制定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各地特色民俗文化项目发展方向。同时,建立完善激励机制,简化准入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完善营商环境,使民俗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开展乡村个性化民俗文化建设。各地应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对重点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政策倾斜以及资金、技术支持。对于具有特殊民俗文化资源的乡村,在详细了解村庄发展的历史脉络、人文背景和民俗风情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根据村民个性要求,开展差异化、个性化的乡村民俗文化建设,形成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推动力。
有序推进民俗文化创新性发展。民俗文化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各地应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民众广泛参与为基础,以涉及保护和发展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探索中原特色民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路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也要遵循民俗文化的自身特征及发展规律,高质量有序推进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以新业态赋能乡村振兴
中原民俗文化是中原人民在数千年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是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众知识和民间智慧的积淀和结晶。要高度重视、深入挖掘、合理利用丰富且独特的中原民俗文化资源,以文化新业态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打造民俗文化品牌。中原民俗文化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内生动力,但我省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明显不足。各地应深度挖掘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将文化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地域特色,赋予时代内涵,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的民俗文化产业。同时,深度开发一系列特色民俗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原民俗文化品牌,把民俗文化的软实力转变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生产力。
培育民俗文化新业态。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机遇,推动民俗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以创新思维为中原民俗文化活态化注入新动力。加快建设河南优秀民俗文化数字资源数据库,创建高质量的文化网站,构建特色民俗文化传播平台。打造一系列特色民俗文化沉浸式、体验式项目,培育一批动漫、影视、创意设计等平台、团队,把古老的民俗文化转化为高质量、有特色的现代文创产品,着力打响“中原民俗文化”品牌,打造乡村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
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各地应统筹谋划,借全域旅游之机,将散布于乡野之间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发掘其比较优势,打造地标性文旅项目、标志性文旅品牌,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各地还要以文旅融合为契机,推动民俗文化与教育、生态、金融、农业、制造、体育、饮食等行业深度跨界融合,使民俗文化产业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民俗文化与乡村经济“同频共振”。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申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