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30年后,续写《邓亚萍印象》

2020-11-13 14:12:56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身鲜亮的运动服,在团队伙伴簇拥下,走在最前面的邓亚萍,矮矮的个子,走路带风,就像一团火,不引人注目都难。

一见面,我的注意力自然地就放在了她的那两只手上。她说话时,两只小手习惯性不停比画着,充满力量。

正是这双小小的手,在那个属于她的时代里,横扫千军。

30年前,我也曾像今天这样仔细观察过这双手。那是1991年初冬,18岁的邓亚萍首次获得乒乓球女子单打世界冠军后,凯旋返乡,回到郑州。那时的我,刚刚进入新华社河南分社不过两年时间,并不分跑体育,出于对邓亚萍由衷喜爱和敬佩,自告奋勇客串了一把体育记者,对邓亚萍有过一次近距离采访。

难得回乡,有关方面为世界冠军安排的活动太多了,对她的采访只能见缝插针。在一次活动间隙,我们坐在了一起,我的目光投向那双手时,忽然发现,她的左手比执拍的右手明显要厚实,显得“胖”嘟嘟的。

“你的左手怎么这么胖呀?”对世界冠军的首次采访就这样直言不讳。

她笑答:“你错了,我的手根本不是胖。你瞧鼓起来的一块一块,都是冻疮。小时候打球条件差,冬天训练室里像冰窟。左手不大活动,就结满了冻疮,肿得像个小馒头似的,到现在也恢复不过来,一到冬天就变胖了。”

那个时代,欧洲乒乓球运动正在崛起,乒乓球界惊呼:“狼来了。”教练鼓励小亚萍要做一名打狼的小猎手。

没有小胖手,何来好猎手?

这个细节被我写进了《邓亚萍印象》一稿,新华社播发通稿后,媒体广泛采用。总编辑在内部刊物上对这篇稿子进行点评时有这样一句话:这也是独家新闻。

我兴致勃勃地向亚萍说起这个往事,见多识广、经历无数次采访、被写过太多次的她,已经记不得了。那只曾“胖胖”的左手也变得柔嫩了。但再次提到的这个细节显然打动了她,不由忆起了初学打球时的艰辛,还向她的小伙伴们说:你们看,这就是细节的力量,一定要关注细节。

可迅速地,她把话头就转向了这次见面要聊的主题:以她名字命名的体育基金,和她这些年都在不遗余力做的全民健身推广。

PPT、策划文案,熟练地拿着翻页笔,邓亚萍说起项目,数据信手拈来,政策熟悉到文件编号都门儿清,这让助手们丝毫不敢懈怠。

“她这么一个大牌,日常跟我们相处中,很亲和随和。一进入工作状态,就像上战场打球一样,更快更高更强更狠的劲就出来了。”一位团队伙伴说。

她说过,不希望被提起时,总是那么一句:前世界冠军。

除了手,还有眼神。跟一般人相比,她的眼睛亮而有神。她一笑,眼睛弯弯的,就像那句歌词:你笑起来真好看。可一旦谈起工作,那眼神里迅速出现一股凌厉之势,应该是她多年征战沙场留下的。“一上场,你就得从气势上先压倒对手吧?”我问,她的回答极干脆:当然,那是必须的。

因为眼睛好,她被国家卫健委聘请为近视眼防护大使。“打乒乓球必须视力好,要不旋转都看不清楚了”,亚萍说着,伴随的是一串爽朗笑声。但转而说起眼睛,她的眼神又严肃起来:我给你们报个数,有一份统计说,我们6岁孩子得近视的已经达到了13%,初中生有71%,到高中就接近81%了,这能不让人担忧吗?

郑州龙湖全民健身中心2万平方米气膜运动馆,现在已是网红打卡地。带给家乡的,不只是现代气息的健身场馆,还有全新的健身理念和运作模式。“我们基金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走得很稳,可以说是稳步前进。”亚萍说,他们投资的一条主线,就是全民健身。

体育+,是邓亚萍现在各种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任务。

“我们所选的项目一定都是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在蹦床馆,她一边招呼我们坐在椅子上,脱下鞋子再换上防滑袜,一边自己站着就麻利地脱了运动鞋,穿上了袜子。

跳上蹦床,她边蹦边示范:“要这样跳:膝盖不能弯曲,腿要直。”

“总书记号召,三亿人上冰雪,咱们河南也要作点贡献吧,你是第一人口大省啊,冰雪运动也不能太弱。”滑冰、花滑、冰球等等,围绕冰上运动在内陆中原的推广普及,从场馆到项目,她的团队马不停蹄。

“我觉得我们干的都是很有意义的事儿。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不光是经济要上去,青少年体质也要上去。还有老龄化问题,都要面对。这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应对老龄化,针对这一老一小,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亚萍说。

“难吧?”“要做事,哪有不难的。就是一个磕呗。”从自己跟自己“磕”,到现在跟各种难人难事“磕”,这个字不正是她的写照吗?

不只是体育。

公益、投资、主持……跨界的邓亚萍一直在忙碌。她手机上的飞行记录显示,截至目前,仅今年疫情防控以来,她已经飞了将近8万公里,飞行小时数以百计。这还不包括高铁出行。

“亚萍从小就是个要强的孩子,不到10岁便独立生活。尽管训练馆离家不过几百米远,她也从不擅自回家。

“父母亲身上穿的厚毛衣,是女儿抽空织的,每次回郑州,她总是带着精心选择表达自己心意的礼物去看望市队的教练和关心过她的朋友。

“打球要打到高层次,做人也要做到高层次。在她看来,做人与打球是相通的。同亚萍谈话,你不觉得她还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子。

“不管怎样,我只有更多地付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这些文字是《邓亚萍印象》一稿中的片段,而今再看邓亚萍,那种内在的东西始终未变。

告别之时,邓亚萍又在启程,一种气息扑面而来,曾经夺冠的她,如今支撑她干事创业的仍是夺冠的精气神。

“你觉得顶尖运动员跟普通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耐受力!”(刘雅鸣)

责任编辑:姜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