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紧临黄河优势,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20世纪80年代,郑州就以“绿城”而闻名全国。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将其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郑州坐落在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岸边,受黄河文化影响较大,可以围绕紧临黄河的优势,把城市与黄河贯通,打造各具特色的亲近黄河、融合黄河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增添黄河文化特殊功能。
引黄河水入城,打造水韵城市。考虑到长期引水的经济性,借鉴南水北调的设计思路,从郑州以西适当地点引水入城,为郑州市内的金水河及各个支流、西流湖等湖泊注入黄河水,提高市区水面覆盖率,建设生态水系,打造中国北方水城,让郑州能够“因水而秀”,城市能够“因湖而雅”,市民能够“观水而乐”,使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打造生态园林城市,让绿意更浓。经过多年努力,郑州市2014年已经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近几年,郑州市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在精雕细琢上下功夫,实施增绿、治水、防污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对原有绿化改造提升。至2019年底,郑州市建成区绿化总面积1.95亿平方米,绿地率35.84%、绿化覆盖率40.8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平方米,分别比2006年增加4.14个百分点、5.93个百分点、5.03平方米。2020年初,郑州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长江以北唯一获此殊荣的省会城市。下一步郑州要配合市区引黄河入城建设生态水系的需要,继续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质量,实现“城在林中、人在花间、行在树下、四季常青”的美好憧憬,为百姓带来更多优良生态环境的现代享受。
建设绿色人文生态廊道,展示郑州亮丽风采。结合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要,坚持“城市就是园林”的现代理念,形成“抓点、连线、成片”的生态园林建设体系。围绕郑州“北静”的发展定位,加快郑州黄河生态廊道示范段建设,精心规划,匠心琢磨,打造能够代表黄河文化主要特征的新地标,挖掘黄河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展示黄河文化的亮丽风采,让亲临者感受黄河文化的丰厚底蕴。在沿河地段,建设供居民休闲娱乐与接受黄河文化滋润的绿色人文生态廊道,确实让广大市民享受幸福河的时代福音。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添高质量发展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政府的高投入带动全社会对研发投入的重视,以全社会的高投入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创新氛围。“十四五”期间,全市研发投入应达到2.6%的战略目标。结合国民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布局重大研发项目,集中力量攻破技术难关,打造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活力,支撑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推广应用,支持新基建持续布局,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创新动力。
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摆在突出位置,挺起产业发展的“脊梁”,筑牢实体经济的“骨架”,持续打造“中铁盾构”“宇通客车”“郑州金刚石”“智能传感器”等先进制造业品牌,完善品牌产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形成更具核心竞争力、富有地域特色的一批产业集群。
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把握好“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大要求,跳出郑州看郑州、跳出河南看郑州,以大视野、大手笔谋划大开放、大发展,全方位对接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对接国际市场规则,以更高水平开放迎来全市发展势能跃升。一是加快转变思想观念。4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才会有大的发展,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实现新的发展。郑州各级干部要以国际化思维,站在中原崛起的高度,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与做法,进一步推动全市高质量开放与发展。二是在更高水平上求突破。近年来,郑州市的开放发展为河南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郑州的进出口总额达4129.9亿元,占全省的72.3%,居全国省会城市第5位,居中部6省第1位,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业绩亮丽的城市。未来要在更高水平求突破,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专题会议的部署,以新的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步伐。(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 张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