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站位推进理念融合。河南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推进文旅融合,可以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并通过旅游带动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繁荣,持续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影响力。要提高思想站位,把握融合发展内在规律,认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千帆竞发形势,把理念融合放在首要位置,树立“一盘棋”“一张图”的观念,筑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融合、真融合。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论述,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方向,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诗”和“远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效率推进职能融合。机构和职能融合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管理部门的整合挂牌,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机构合并和人员整合只是开始,职能职责和体制机制的融合才是重点。要以机构改革和“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打破行业边界,加强顶层设计,高效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的清理、对接、修订等工作,积极促进文旅资源、平台、项目、活动等融合,努力发挥“1+1>2”的效应,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制度保障。要深化重点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文旅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构建产权清晰、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动力。
高品质推进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文旅融合的关键支撑。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推进,人们对旅游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倒逼供给侧创造新产品,亟待我们用好文化这个最好的旅游资源、激活旅游这个广阔的文化市场,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提档升级。要把握需求多元化、供给品质化、业态多样化、发展全域化的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找准文化和旅游产业各环节的对接点,加快完善文旅产业体系,强化文化旅游强省的支撑。要实施文旅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鼓励省外知名文旅企业落户河南,创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要完善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深化文旅项目策划和商品开发,大力发展夜经济,打造一批充满中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要培育演艺、文博、研学、休闲、康养等文化旅游新业态,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教育、健康等行业融合发展,带动旅游业态全面升级。
高水平推进市场融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要促进市场主体融合,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支持文化和旅游跨业企业做优做强,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的领军企业和骨干企业。要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文旅行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方式多样化,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强化金融支持,探索创新用地方式,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强化区域协作,推动市场共建、品牌共育、利益共享,加快构建“一带一核三山五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要促进市场监管融合,统筹部署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工作,推动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组建,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不断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
高标准推进服务融合。协同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是深化文旅融合的重要方面。体验旅游时代来临,服务升级势在必行。要以游客体验为中心,全面落实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满足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服务质量提质升级,打造优质旅游服务品牌。要建立功能完善的综合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统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运营,在修建和改造中增加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积极引入影院、剧场、书店等文化设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间。要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建设智慧旅游开放平台,推动旅游景区智慧化改造,创造更加“聪明”、便利的旅游体验。
高层次推进交流融合。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在传播中原文化、提升河南形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必须在交流融合方面下大力气、做大文章。要创新宣传推介模式,完善提升我省文旅品牌标识和品牌体系,精心策划有影响力、有分量的文化旅游产品推介活动,创作一批体现河南地方人文特点和精神面貌的文艺作品,并通过影视、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传播途径,不断扩大“老家河南·出彩中原”的品牌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要着力提升载体平台,统筹安排文旅交流项目和活动,同步推进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提高节会档次和质量,积极争取更多全国性节会活动落户,通过组织举办重大节庆、重要赛事、重大活动,讲好河南故事,展现河南魅力。(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