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首页
繁体
|
登陆
|
注册
习近平致信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宣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大公报》创刊120周年的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说,值此《大公报》创刊120周年之际,向全体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
大公社评 | 立言为公文章报国 不忘初心再谱新篇
在过去120年里,《大公报》克尽言责、不辱使命;迈向未来,《大公报》必定不忘初心,不负总书记期望,全力以赴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更为精彩的时代篇章。
新华社发长文《立言为公 文章报国》 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新華社16日發布題為《立言為公 文章報國》文章,賀大公報創刊120周年。
重庆艰苦办报 抗战舆论中坚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飞抵重庆,与国民党举行国共和谈。9月20日晚,《大公报》作为东道主,在李子坝的报馆设宴招待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中共代表团成员,毛泽东现场还为报馆职工题写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天津闹市小楼 诞生百年大报
作为《大公报》的故乡,大公报在天津有三处旧址,在几次城市大规模改造中,1902年的创刊地及哈尔滨道的大公报印刷厂先后被拆除,仅剩下1906年建成投入使用的位于天津市最繁华的金街(和平路)四面鐘一处旧址。
中共党史馆权威佐证:一张报纸定乾坤 百年大公垂青史
1935年,毛泽东正是在《大公报》上获知陕北红军和根据地依然存在的消息,进而作出“到陕北去”的决定。这是《大公报》“影响红军长征方向”的权威佐证。
《大公报》历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星——深情怀念徐盈伯伯
《大公报》是我国新闻史上一家十分重要的报纸,徐盈、子冈两位前辈为《大公报》的发展作出了光辉的贡献。可以说,他们是我国新闻史上两颗灿烂的明星,报界人士以至广大知识分子都不会忘记这两位优秀的记者。
我与大公报 | 我在大公报的成长
我与大公报 | 在大公报“织”网
我与大公报 | 回首在《大公报》的时光
我与大公报 | 三代人的《大公报》情缘
大公报上的海军一号文件
我与大公报 | 在《大公报》工作二十六年的回报
“六一七”:普通一日刻录三世纪荣辱
我与大公报 | 与《大公报》沾缘
人物志丨大公报战地记者吕德润:亲临一线才能写出好文章
人物志 | 立言为公 英敛之启《大公报》最早黄金时代
人物志丨报业巨擘胡政之:矢志办报报国的一生
人物志 | 王芸生:明耻启民智 谠论报国仇
莫言题字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中新社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大公报》揭暴徒真面目 伸张正义”
人物志丨报界宗师张季鸾:记者应存大我而忘小我
人物志丨新中国新闻事业开拓者范长江:胸怀国家 文章报国
在大公报120年的历史上,名记者编辑辈出,在这些人物中,范长江无疑是一个格外响亮的名字。
“大公现象”:传承报国情怀 造就大批新闻人才
大公报著名记者张高峰之子、原工人日报副总编辑张刃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公报由一张地方报纸逐渐发展为全国舆论重镇,以“爱国”为底色,本人民立场,倾报国情怀,记录跌宕国运
人物志丨费彝民:忠于祖国 当一辈子新闻记者
为《大公报》服务近一甲子、执掌香港版四十年的费彝民,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这份报纸。
我与大公报 | 一份报,两代情
二十四年前,母亲已离我而去;如果母亲在天有灵,一定会给我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为《大公报》一百二十岁生日撰文。
大公密码:以锋利之笔 写忠厚之文
人物志 | 新闻学泰斗方汉奇谈大公报:120年以匡扶时世为己任
警员点赞《大公报》 抗黑暴 讲真相
我与大公报 | 雄关如铁 从头跨越
特稿 | 传奇家族 人才辈出
我与大公报 | 难忘的“顾大使”
北京老报馆 尘封的记忆
无惧敌机轰炸 桂林岩洞办报
集邮迷兴奋:许多朋友托我购买大公报120周年邮票
东方红到神十四 大公见证太空梦
从无人到载人,从一人到多人,从太空行走到“嫦娥奔月”,神舟十四号征空还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时代……一步一步走来,《大公报》一直紧贴报道国家航天科技成就让香港市民了解国家发展。
我与大公报 | 在副刊部的日子
《大公报》副刊由来已久,是许多中国文化人与历任副刊人,历经百年共同打造出来的。《大公报》副刊的文章质量之高,投稿者文坛“段位”之显著,大多数报纸很难望其项背。
胡政之女婿 营救大公报记者
1949年,在重庆还未解放之前,国民党特务机关将秘密抓捕中国共产党人,包括重庆《大公报》采访部主任徐盈,《大公报》外勤记者彭子冈、丁涪海等。
大公报推广书法:不落幕的文化舞台
综观民国时期大公报对书法学习与研究的报道,大多刊于《馀载》《广告》《国内要闻》《艺术》《体育与教育》等版,共约四百余篇。
上海厚德公寓 搪瓷灯下撰写名篇
1937年12月,当时的日军占领军要求各中文报纸须送小样检查。《大公报》明确表示,宁肯停版,也不接受检查,并于12月15日发布《停刊宣言》。
汉口里弄旧址 埋藏历史沧桑
馆址设在汉口湖北路(今中山大道)汉润里2号,并于“九一八”事变6周年纪念日正式出版。此后《大公报》在全国率先发声,报道南京大屠杀事件,留下实证性资料。
新闻史学界泰斗、大公报人后代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港台各界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文体界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百年大报记录中国时代风云 寻踪大公报馆旧址
天津闹市小楼 诞生百年大报
百廿老报 赓续荣光
王卫国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陈永新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谭耀宗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彭敬慈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李灿森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王祖蓝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武大靖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王晶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周秉德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钟永喜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林天良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陈勇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蒙牛愿与大公报、大公网一起犇未来
邝美云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于和伟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霍震霆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李治廷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谭晶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孙少文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梁志仁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吴秋北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谭锦球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杨勋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江蓝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钟镇涛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视频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关于大公网
法律声明
广告服务
联络我们
Copyright © 2019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