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林州“爱心妈妈”团队十年坚持帮扶孤困儿童 这些“妈妈”就是家

2023-06-01 17:15:27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谢建晓 屈晓妍 杨之甜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5月31日,在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上班的小柯休假回家。上个月他评上业务标兵,这两天打算用发的奖金,把妈妈家里已经用了十年的老电视机换掉。

  楠楠今年23岁,是林州市横水镇的一名村小教师。孩子们最喜欢上她的课,因为“她笑起来很甜”。

插图/王伟宾

  小庆在首都体育学院读研,他给妈妈打电话说今年暑假就不回家了,因为刚找了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在一家高端健身房做私教,一个小时能赚200元。

  他们都过着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但他们都有着不平常的经历;他们都有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妈妈”,但这些“妈妈”也都并不平凡。

  这一切,还要从林州“爱心妈妈协会”说起。

  火种

  2013年,林州市龙山街道新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关工委主任牛正军参加了一场“金秋助学”活动。当时,拿到助学金的孤困儿童慧慧,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念叨着“我想妈妈了”。

  原来,她的父母早已过世,无论是获得助学金的喜悦还是成绩名列前茅的成就感,都无人可诉。

  慧慧的眼泪,一下流进了牛正军心里。

  于是他带着社区几名热心大姐,走访了20个孤困儿童家庭,本想从中找四五个最困难的孩子进行重点帮扶,结果到最后,哪一个孩子都放不下了。

  “那个时候我意识到,比给这些孩子们捐款捐物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找个妈妈,他们更需要一个完整、正常的家。”牛正军说。

  2014年,在林州市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牛正军的“爱心妈妈”团队正式组建,最初的“团员”只有二十来人,却如火种一般,开启了一份温暖的事业。

  一开始,限于人力,妈妈们只能对帮扶的孩子时常探望,直到杨玉凤“妈妈”遇到了她的“女儿”楠楠。

  无论多少年过去,每个妈妈都对自己初遇孩子的场景记忆犹新,杨玉凤也不例外。那年楠楠14岁,与奶奶相依为命。楠楠的早熟与懂事让杨玉凤心疼不已,奶奶颤颤巍巍把楠楠的小手与杨玉凤的手握在一起,对杨玉凤说:“我今年92岁了,说不上哪天就走了,放不下的就这一个小孙女啊!”

  杨玉凤的眼泪“刷”地落下来,握住楠楠的手从此再也没有放开。

  她当即把楠楠带回自己家中,那一晚住得仓促,杨玉凤两个儿子睡客厅沙发,房间腾出来给楠楠住。

  杨玉凤的日子也并不宽绰,拥挤的家里没有多余房间,便把阳台封起来给两个儿子做卧室。

  刚来到新家庭的楠楠,渴望温暖又敏感自卑。杨玉凤督促她养成勤洗澡的卫生习惯,正在青春叛逆期的她却脱口而出:“既然嫌我脏,干吗要把我接回家?”

  杨玉凤先是愕然,而后委屈不已。“但孩子冲我嚷嚷时我听到她把这里叫做‘家’,我就相信,只要我一心一意对她好,她就一定能知道。”她说。

  4年后,楠楠考上安阳师范学院。送她上大学那天,她进了校园就没有回头。“当时我怕我扭头看看妈妈就会哭出来。”她对记者说,“但我知道,因为妈妈,我的内心充满力量。”

  而这力量亦如火种,将伴她一生。这些年,随着林州市关工委和“爱心妈妈”团队定期开展走访活动,更多像楠楠一样的孤困孩子有了渴望已久的“妈妈”,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社会的温暖。

  港湾

  林州“爱心妈妈”团队的每个妈妈,都对团队的宗旨倒背如流:“心理上给予关爱、情感上给予慰借、学习上给予帮助、生活上给予支持,激励孩子们奋发学习、立志成才。”

  但她们知道,“妈妈”就是家。“虽然我们无法给孩子大富大贵的生活,但能给他们一个爱的港湾。”“爱心妈妈”秦经云说。

  她就是小庆的“妈妈”。“俺们家就出了这么一个研究生!”提起自己考上首都体育学院的“儿子”,秦经云无比骄傲。

  9年前,如果没有遇到秦经云,小庆的人生又不知会怎样。

  那年小庆读高二,父亲刚刚去世,母亲也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了。不知从身边哪里得到的刻板印象,小庆坚持认为,如果没爹没娘,就再也上不成学,只能出门打工。

  所以当2015年,秦经云随着“爱心妈妈”团队到学校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小庆急迫而热切的目光让她内心震动。

  “我只想上学,让我上学吧!”小庆恳求道,“我一个月生活费只要200元,可节省了!”

  秦经云愣住,不知说什么好,只讷讷回一句:“一个月200元……怎么够呢?”

  小庆立刻说:“我只吃中午一顿饭,早饭和晚饭都可以不吃的!”

  秦经云闻言心如刀绞,如今提起这经年旧事,她还会红了眼眶。

  她记得当时的自己一把把小庆搂进怀里。“都说我是他的救命稻草,我不是,我就是他的妈妈。”秦经云说。

  与秦经云相熟的“爱心妈妈”王淼,也在今年5月7日,遇到了刚上高一的晓东。从小父母双亡,晓东与爷奶一起生活。虽有政府补贴和各方援助,但毕竟家里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在学校的午休时间,晓东经常帮同学洗衣服贴补家用。

  “晓东就是我的孩子了,我要让他安心学习,不用操心别的。”王淼说,“家里地方不大,但是总有一个他的房间。”

  刚到家里的晓东沉默寡言,但是将近一个月过去,王淼有天路过晓东房间,隐约听到里面孩子哼着歌做功课。

  王淼知道,又一艘飘零的小孤舟,在这个港湾停稳了。

  小到嘘寒问暖、一日三餐、接送上学、添衣添物、开家长会,大到升学考学、就业选择、择偶成家……漫漫成长路,随时面临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林州市关工委和“爱心妈妈”团队一起理思路、想办法,组织协调公安、民政、教体、妇联等多部门联合办公,落实党委政府的相关保障服务政策,为被帮扶儿童解决就近读书、户口转移等实际问题,一个个用恒久爱心和耐心筑起的港湾越来越坚固。

  星河

  驻村第一书记王晓红并不是“爱心妈妈”团队的“在编”成员。如今的“爱心妈妈”团队已经正式注册成为林州“爱心妈妈协会”,历经10年发展,协会里的“爱心妈妈”超过200人,帮扶、资助孤困儿童280余人,与105名儿童“结对认亲”、长期帮扶。

  王晓红听说过这个温暖的团队,她也总对村里的孩子们有着说不出的情结。2017年,她在村里走访农户时遇到了8岁的琳琳,妈妈早逝,爸爸患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王晓红起初因为心疼孩子,总带着小礼物去看琳琳,村里人都开玩笑说,琳琳该认王晓红做干妈。有一天,王晓红看完“干闺女”准备离开,却听见琳琳嗫嚅着、低低叫了一声“娘”。王晓红听得真切,顿时泪流满面。

  她把琳琳接回自己家,从此也当上了“爱心妈妈”,安排琳琳的父亲和爷奶去医院看病,还对琳琳的生活贴身照顾。有时候孩子不听话、学习不认真、卫生习惯不好,王晓红狠着心想训斥两句,却总是孩子一哭,自己也跟着抹眼泪。

  “我们相信我们的事业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林州市关工委执行主任李学勤说,这些年,越来越多像王晓红一样的爱心人士加入林州“爱心妈妈协会”,用不同的形式,做着同样的事情。10年前播下的火种,如今正在汇聚成爱的星河。

  其实,杨玉凤心里一直替女儿楠楠感到惋惜。她觉得女儿既然考上了大学,干吗不找个更好的工作呢?非要窝在村小当老师。楠楠却坚定地对她说:“因为没有人比我更理解这些孩子们需要什么。”

  “我以后也要当‘爱心妈妈’。”楠楠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妈妈,我可能会变成一个问题儿童、问题少年。但有了妈妈,我的生命里就充满了阳光。用温暖来报答温暖,就是我余生要做的事情。”

  截至目前,“爱心妈妈”帮扶的孩子中有18名顺利考上大学。李学勤表示,下一步,“爱心妈妈协会”将坚持“志智双扶”,继续做好帮扶救助困境儿童的工作,为困境儿童的成人、成长、成功铺就一条洒满阳光的大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林州,在更广阔的大地上,火种汇聚星河,这些妈妈和孩子们爱的故事还在继续流淌。

  (文中受帮扶者均系化名)

责任编辑:李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