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战地记者吕德润之女吕丹妮:父辈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后人

2022-02-25 09:52:27 来源:大公网 作者:王怡婷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月22日,“寻找飘荡的忠魂”——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八十周年专题上线仪式活动在北京大公网举办。大公报著名战地记者、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吕德润之女吕丹妮及家人出席。吕丹妮对大公网表示,父亲对后人最大的影响是他拥有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教育子孙一定要铭记历史,保卫和建设好祖国。

大公报著名战地记者、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吕德润之女吕丹妮及家人出席。/大公网记者 龚超摄

  “战地采访新闻,哪能落在后面”

  “在缅北,记者在战地记述战争,战争也在战地记述记者。”吕丹妮说,当年26岁的吕德润为了打败日寇,报仇雪恨,他积极地向报社争取到作缅北战场的随军记者。吕德润于1944年春至1945年秋任重庆大公报驻印度、缅甸特派战地记者,随中国远征军征战印缅。期间,吕德润发表过《缅北铁路走廊前线》《随B25轰炸记》等多篇著名通讯报道。据吕丹妮讲述,当战地记者期间,吕德润共写了30多篇战地通讯,均发表在重庆《大公报》上。

  “记得父亲曾经说‘战地采访新闻,哪能落在后面’。”在缅北战场,吕德润曾与远征军的将士们到野人山里进行实地侦察,他曾与步兵们一起冲上阵地,亲眼目睹了远征军的将士们是如何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英雄气概与日本鬼子短兵相接,他还采访了阵地上的坦克部队,亲眼目睹了日寇如何被我军的炮火打得狼狈逃蹿……”,吕丹妮回忆,每当父亲提起这一段往事,他就说“一闭上眼睛,就仿佛看到了缅北战场上的弥漫的硝烟。”

  吕丹妮认为:“父亲最有魅力的品质就是:不怕死!一旦认定了目标,敢上敢拼的劲头!”身为随军记者,为了获得第一线的消息,吕德润坐上B-25轰炸机,亲身经历了盟军轰炸孟养的全过程。上飞机之前,他知道自己没有亲自投弹的机会,便伸手抚摸了几个他能触及的“大家伙”———“我希望我抚摸过的弹药都能投中目标。”

  “父亲的文章里,没有说教,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通过对细节的描述,生动幽默的文字,将自己所见所闻,亲身体验、用通讯的手法,记载着战斗的激烈与残酷,将士们的吃苦与牺牲,他们的勇敢与爱国,以及国人们对日寇的深仇大恨。”吕丹妮说。

  作者卞舒舒在《吕德润:滇缅战场上的名记者》中曾这样评价:“吕德润的一支笔,将遥远的战役推近到国人眼前,他的通讯不似象牙塔里的文人手笔,更多的是豪迈随意的‘大兵风格’”。

  战地报道鼓舞国人抗战斗志

  在吕德润的《中美士兵的友谊》一文中,他也用幽默的文字记述了战场上中美士兵的情谊,文中提及:中美士兵虽语言不通,但却能以对方的母语作为载体来交流感情。美国兵见中国兵说“顶好”,中国兵见美国兵说“OK”。平时搭车,只要车上有空就能坐上去,不需买票、不需领特约证,临走时一句“顶好”、“OK”就万事大吉了。

  在吕德润描述三十八师和远征军会师的《会师记》中,相聚的画面也被他描绘的温馨而质朴:“下午一时过,一一六师一位副营长带着一些弟兄急急冲过来。灰棉军服,光脚,草鞋,风尘仆仆的脸上,对着他们阔别三年的弟兄们睁着眼,红着脸,摇着手,嘴角上挂着微笑。他们一时想不出话来,弟兄彼此聚拢来,向对方仔细地看了又看,握握手,交谈几句‘好吧?’‘好!’之类的短问答,都像一群朴实的傻孩子似的呆呆地站着。”

  “父亲的报道,使大公报成为当时报道中缅战场最多的报纸之一,这些缅北的战况和捷报及时地向国人们进行报道,以远征军将士们的英雄事迹鼓舞国人们的抗战斗志,受到了包括史迪威将军和许多中外知名人士的好评,以至于后来史迪威走时,还专门给大公报写了告别信。”吕丹妮回忆。

  吕丹妮认为,父亲留给子女最大的影响是他拥有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经常给我们回忆当年战场上的经历。我们至今还记得他挥舞着双手,自豪地唱着《歌唱祖国》。”

责任编辑:李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