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杞县大蒜还有多少新“吃”法

2021-06-23 13:53:32 来源:河南日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蒜米能增加多少附加值?黑蒜有哪些特殊功效?蒜饮料是个什么味?蒜精油减肥作用有多大?由一头大蒜“长”出来的产业链拉伸出了诸多“吃”法。那么,在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今天,大蒜还能不能出现更多的新“吃”法?

  6月22日,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开封市人民政府主办,杞县县委、县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杞县)大蒜节暨大蒜产业发展论坛在杞县举办,吸引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负责人和重要客商与会,大家围绕一头大蒜展开交流洽谈、思想碰撞。

  杞县是享誉海内外的大蒜之乡,已有2000多年的大蒜种植史,当地特有的气候和土质条件使所产大蒜具有个大、周正、皮白、不散头、耐贮藏、辛辣味正、硒含量丰富等特点。目前,当地大蒜产业已经形成集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产量90多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县域首位。

 

 第十一届中国(杞县)大蒜节暨大蒜产业发展论坛在杞县举办。楚长城 摄

  虽然建设有集绿色生态种植、加工、研发、贸易于一体的综合型大蒜现代产业园,拥有国内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200万吨,交易金额110亿元,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着眼未来,杞县大蒜也面临市场波动大、人力成本上升、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

  杞县大蒜,亟须新“吃”法。

  “吃”精深加工。目前大蒜加工大多还处于初加工、粗加工阶段,因工艺简单、科技含量低,导致附加值也低。“要提高大蒜附加值,必须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企业参与研发的积极性。”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吴继红说。

  “吃”品牌。虽然先后获得了中国大蒜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县、中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县、中国大蒜之乡、全国大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等荣誉,也注册了“金杞”“渊启”“孟杞”大蒜、“阿丽拉”“礼御尚品”黑蒜等知名商标,但整体看尚需搭建更高层次的宣传推介平台、展示展销平台、产销对接平台等,进一步擦亮“杞县大蒜”品牌。

  “吃”科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蒜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在国际大蒜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但这一优势目前是建立在依赖劳动力优势之上,不可持久,必须向科技要优势。

  “吃”资本。郑州商品交易所研究员黄一川认为,目前大蒜上市期货基础牢固,外部环境也适宜,期货上市条件已较为成熟,“明年这个时候是个很好的时机。”

  “吃”国际市场。杞县大蒜出口是个薄弱环节,目前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100家,有实绩的只有9家,年出口额1000万美元左右。必须充分利用中欧班列与郑州航空港货运物流通道等增大杞县农产品出口体量。

  交流出思路,碰撞添灵感。一天的论坛里,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负责人、客商的发言,让杞县县委、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受益颇多。

  “大家的精彩发言让我们对大蒜产业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产业前景有了更高的期待,为杞县进一步提升大蒜品牌建设、促进大蒜产业纵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杞县县委书记韩汉群表示,下一步将认真研究、谋划,让杞县大蒜产业真正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文/河南日报记者龚砚庆、史长来、通讯员司利强

责任编辑:姜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