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3+3养生保健锦囊 “未病先防”提升免疫力

2021-02-19 13:37:02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作者:铜人仔)

都市人追求健康与永续发展的生活,虽然人口老化但是依然活力充沛,正在享受退休生活的人士,都能活得健康和精彩。一般而言,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年长人士容易出现气血不足、抵抗力减弱,不过,只要日常注意养生保健,适当地调节生活,便能增加体内正气,扶助提升免疫能力,增进健康,达到未病先防!

正气存内 远离病邪

免疫力是人体的疾病防御系统,用来抵抗外来的病菌侵袭。西医认为人体因免疫系统抵御不足而导致病原体入侵,中医则以“正气”对应免疫系统;“邪气”对应病原体,当人体的脏腑功能出现异常,令正气不足,邪气就会入侵。从中医的角度,易受外邪入侵的人多半为“正虚”特质。因此,中医提倡“治未病”、“未病先防”,即及早养生保健,增强免疫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抵抗力充足,外邪疾病便无法入侵身体;相反“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抵抗力衰弱时,病邪就会乘虚而入。

要远离病邪,不要临急抱佛脚,中医认为“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建议平日多养生调理,提高自身正气、抵抗外邪,多作体能锻练,配合适度运动,作息要有规律不熬夜;饮食有节,五味要适宜;怡神养心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压力紧张令自律神经系统及免疫力下降及趋避外邪,就能“治未病”减低患病的机会。长者更要注重免疫力的提升,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有营养,确保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等的比例正确为准则。

食疗养生 顺应四时

中医重视食疗,以谷、肉、菜、果按五脏而袪外邪,悦神志以资血气,以达防病治病的功效。不过近年天气多变,令人难以适应外在变化,使得容易生病,尤以长者更需要多加注意四时养生,根据四时转变作出适当的饮食调理,配合中医养生穴位按摩(可参考下文的铜人仔小贴士),以提升免疫能力,强壮身体。

春季,宜吃清淡食物,避免酸辣油腻,以免肝火亢盛,宜多饮花茶,散发寒冬之郁闷。夏季,应注意防暑,饮食同样以清淡为主,避免吃油腻及刺激食物。食物宜温食,勿太凉,勿太多,免伤阳气,亦要定时补充水分。秋季,宜收不宜散,少吃辛辣发散的食品,多吃酸味收敛补肺的食物。冬季,宜进食热量较高的食物,亦是全年最适宜饮食进补的时令,不过注意进补前,最好先向注册中医师查询。

想简单一点?中医建议可烹调四时适用的桑寄生淮山汤,作养生调理之用。此汤具健脾益气、补肝肾、袪风湿、强筋骨及提升免疫力的功效,适合一般体质的长者服用,可作四时调理,一星期可服一至两次。不过,如有便秘问题或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除此以外,还有一款适合一家大小享用的蜂蜜灵芝元气糕。灵芝片味甘,性平,加上绞股蓝可强身保健,混合含丰富纤维的寒天粉制成糕点,美味可口,又有助提升免疫力。若不加寒天粉,亦可直接隔渣后取出的茶汁,添加蜂蜜拌匀饮用,制成蜂蜜灵芝元气茶,功效同样理想,而且更加适合长者享用。

蜂蜜灵芝元气糕

材料:灵芝片3钱,绞股蓝2钱,黄芪2钱,杞子3钱,蜂蜜适量,寒天粉适量。

做法:

1.材料洗净后,放入煲汤袋内。

2.然后放于汤锅中加入4碗水。

3.用大火煮沸后,转慢火煎煮20分钟后熄火。

4.把煲汤袋拿走,茶汁隔渣(如有需要)。

5.加入寒天粉拌匀。

6.倒进容器或模具,放置室温至凝固成茶糕。

7.进食时可加入蜂蜜,更可口。

隔渣后取出的茶汁,直接加入蜂蜜拌匀,即成蜂蜜灵芝元气茶饮用。

注意事项:如痰湿内蕴,气虚食滞及肠滑泄泻者均不宜服用蜂蜜。

3大养生药材增强免疫力

气虚者可服用黄芪、党参等补气药材,如属血虚者则可以当归补血。而当中黄芪经蜜炙(是将蜜糖加入药材中伴炒的一种炮制法)后效果更佳。只要扶助或调养正气,免疫力自然可以提升,但因各人的体质有异,尤其长者在服用前,应先咨询注册中医师。

黄芪:黄芪味甘,性微温。能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蜜炙后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可配搭普通食材,以炖、煮、煲汤、煮粥等方式烹调。

党参: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补血,生津。最常用于煲汤,亦可以炖煮不同的肉类。

当归:味甘,辛,性温。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服。可用于调制鸡汤或药膳汤。

3大舒压强健穴位增强免疫力

平日可进行穴位按摩,同样能够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以下推介3大穴位按摩,包括足三里、关元及肾俞穴,透过按摩此3大穴位,有助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1)足三里:位于犊鼻(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处,为补气关键穴位。

2)关元:位于肚脐直下3寸, 是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

3)肾俞:背部与肚脐对应位置为第2腰椎,左右两指幅宽位置,有调补肾气之用。

以上穴位可以每日按压一次,每次约3分钟左右,有酸胀感为宜。




 

*更多健康信息可登陆:https://cm.tongrentang.com/

*以上信息及图片由北京同仁堂提供

*以上保健信息因人而异,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专业医师

责任编辑:郭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