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脱贫攻坚•税务群英谱】 梁永和的“扶贫宝典”

2020-10-16 17:08:10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座位上,一件被整理得平平整整的税务制服外套挂在办公椅背上,办公桌上一本封面泛黄的笔记本上写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还有一支笔、一个水壶和一台不经常工作的电脑,就是座位主人的全部“家当”。

座位的主人是清远高新区税务局扶贫干部梁永和,因为敦厚善良、和蔼友善,被同事们称为“和头”,年近六十的他专职从事税务扶贫工作,见证并参与了脱贫攻坚五年计划的全过程。作为清远高新区税务局的对口扶贫村清城区飞来峡镇螺塘村,对口帮扶对象共有29户,其中有31人是孤寡老人。目前,全局累计投入扶贫资金84.77万元,帮扶的螺塘村29户贫困户全部实现“八有”,并已通过全面脱贫审核。

“第二次”遗憾,绝不能出现

2018年7月25日,有点褶皱的笔记本里,潦草记下了几个名词:“中枢神经细胞瘤伴有侧脑室积水、众筹、8月9日手术”。

短短的三组词语,让刚听到微信语音的梁永和不敢相信,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反复重听确认。那是清远高新区税务局精准扶贫户祝金(化名)发给梁永和的微信,她哭泣的说到,她的女儿被确诊为中枢神经细胞瘤伴有侧脑室积水,急需手术治疗。

祝金一家四口原本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她靠着到一家制衣服装厂打工,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说起梁永和,祝金说,他更像一个大哥,所以平日里都亲切的叫他“和哥”。2016年,梁永和鼓励他们一家走出农村,学习一技之长,勤奋耐劳的她生活本来越过越好。可是,没想到,接二连三的疾病差点把这个家庭打垮了。

2017年,祝金的丈夫患了肝癌,因为无法负担巨额的化疗费用,治疗中的丈夫被接回了家,不久后离世了,这也成为了梁永和心中的遗憾。2018年7月,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个家,才刚上广州大学大一的祝金女儿又患上了肿瘤,这次,梁永和暗下决心,绝对不能让遗憾再次出现。

说干就干,梁永和马上联系对口的局内领导反映情况,第一时间为祝金女儿送上慰问金和关怀。得知需要尽快筹集手术费用时,梁永和建议祝金通过微信平台发起“轻松筹”,并帮助她在平台上进行证实。8月6日18时,“轻松筹”发起,目标为20万。此时,梁永和联合税务系统内的党支部和团支部多方助力、联系广州大学祝金女儿班级老师、同学共同发起“轻松筹”转发,8月7日22时,不到30小时就实现目标金额,为与病魔赛跑的祝金女儿,赢得了宝贵的手术时间。8月9日,手术成功,梁永和心头大石稳稳的落地了。

“资料要带齐了,我一会就到。”挂掉电话,祝金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梁永和为了避免她东奔西跑,今天带着她去办理医疗报销。祝金相信,疾病打不垮她,有扶贫力量支撑着,好日子总会来到。

“疫”起战“疫” 脱贫攻坚要“清零”

2020年1月24日,有点褶皱的笔记本里,匆匆记下了一段工作提示:“每天发疫情防控动态,关注需求”。

大年三十晚,梁永和给在卫生部门工作的儿子拨了一通电话。

“年夜饭都快凉了,还不回家?”

“湖北发生疫情,省、市、县、镇卫生部门都动起来了,我得在单位过年了。”挂断电话,梁永和牵挂的再不是还没回家吃年夜饭的儿子,而是螺塘村那几十户已如同家人一般亲切的帮扶户。他拿起他的“扶贫宝典”,翻到“贫困户联络信息”,逐户逐户地拨通电话、一个一个地叮嘱“没事就在家待着,这个年咱不外出凑热闹。”整个春节,梁永和无时无刻不拿着手机、盯着微信群,一有疫情动态就向乡亲们发布,并呼吁动员乡亲们据实填写健康表、及时上报异常症状。

3月5日,春回大地,“疫”战未止。“有政府托底,但扶贫干部是乡亲们的‘传话员’,他们的疾苦,我们必须时刻了解反馈。”春节期间,梁永和了解到五保户中的高德(化名),错失了递交保障住房申请的良好时机。“疫情虽然汹涌,但脱贫攻坚也决不能掉链子。”等不及与高德详细沟通,他利用“扶贫宝典”中关于了解到他家中情况的记载,与村委会沟通,便掌握了事情原委和解决方式。

第二天,梁永和放心不下,顾不上家人的劝阻和同事的担心,踏上了进村的路。

又过了两天,梁永和通过与镇政府扶贫办公室沟通,整理资料,完善了高德的申请书、村委会出具的证明等材料,终于争取了重新递交申请的机会。

3月9日,梁永和把他的保障住房申请递出去,压在和头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了地。

‘疫’期脱贫攻坚,就是与时间赛跑,跑的是一场障碍赛。我们必须一边清障、一边清零。”梁永和说。

因地制宜,扶贫既“造血”也有温度

2020年8月4日,有点褶皱的笔记本里,清晰记下了一行字:“产业扶贫,必须认真细致”。

8月4日,清晨天微微亮,螺塘村的黄瑞(化名)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忙碌:清鸡圈、买鸡苗、喂饲料……刚忙完,黄瑞便收到了梁永和的电话,原来他又为扶贫户带来了养鸡的物资。

自2016年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开始,梁永和定期跑村落户的时间便远远多于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办公的时间,他的“扶贫宝典”里面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每一户的情况,记录了每一户所需、罗列了每一户所求,总会定期给养殖户带来鸡苗、饲料等。

“当年,我们为了鼓励帮扶户脱贫,想了很多办法。最终,我们考虑到清远地区优势,鼓励乡亲们通过生态养殖、创新供给,一步步把‘清远鸡’养殖发展起来。”梁永和看着黄瑞忙得不可开交的身影,若有所思——‘扶贫鸡’之所以能够发展成‘脱贫鸡’,靠的不仅仅是扶贫,更是乡亲们自力更生的韧劲。受限于资金、技术等短板的,不仅仅是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梁永和经手的扶贫项目,还有村的水电站建设,那是帮助村经济发展、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对症下药嘛,村的地理位置支持他们搞水力发电。”梁永和见证了水电站项目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当年,我们下力气鼓励村里搞水力发电,不仅在资金上给了最大的帮助,还结合税务工作,到村进行了一场‘小水电站’税收优惠政策宣讲呢!一晃几年过去了,村里经济发展起来了,自然也是时候给全民‘摘帽’了。”

梁永和一边说,一边低头翻着那时刻不离手的“扶贫宝典”,那本陪伴了和头整整五年扶贫生涯、沉甸甸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先后帮助定点扶贫村集体收购飞来峡高田大坪电站、改善扶贫村基础设施、资助贫困户开展养鸡项目,记录了村容村貌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村民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也记录了和头每一次到村到户的所感所受。

在2020年8月17日,在新启用的“扶贫宝典”首页,梁永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泛黄有点破旧的本子换成了皮质笔记本,扶贫的初心必将一直延续,让乡亲们日子有奔头,更幸福!”

(钟蕾莹 朱志彬)

梁永和到清城区螺塘村扶贫户高月(化名)家里了解情况



梁永和向扶贫户黄锐(化名)咨询相关家庭情况,做好记录



梁永和到螺塘村委会完善建档立卡资料

责任编辑:陈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