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让青春在军营中绽放——第二届“强军精武河南兵”群像扫描

2020-07-29 13:55:25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陆地,她是一剑封喉狙杀的“陆军枪王”;在深海,他是敢于“拼刺刀”的护航人;在空中,他是对敌突击的“金飞镖”……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强军精武河南兵。

奋斗,永远是青春最闪亮的底色。火热的军营是青年云集的地方,也是广大青年官兵最广阔的奋斗舞台。虽然他们参军时间不同、具体职责不同,但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军营放飞梦想,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壮美人生,用实际行动书写最美担当。

用热血汗水书写本色

战时真功,源自平时苦功。

军人,这个响当当的字眼,自古以来与打仗紧密相连,亘古不变靠硬本事、真功夫生存。

敢于向自身叫板,把流血流汗当成“必修课”,使自身“强筋壮骨”,才能成为响当当的兵。2013年6月,第72集团军某旅刘政康以新兵的身份参加集团军特战尖刀集训,每天接受高强度的训练,甚至在休息时间还在强化军事技能,举原木、扛弹药箱、负重翻越3米高墙,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上士韩黎明为了克服自身短板弱项,每天除了完成正常的训练外,主动开“小灶”。两个月时间里,他与相伴的突击车达到“人车合一”,体重却轻了近5公斤。

一块伤疤就是一枚军功章。武警河南省总队机关作战参谋胡晓因高强度训练而导致全身20多处积伤,这些隐约可见的伤痕,就像一枚枚军功章遍布在他的小腿、耳朵、膝盖等处,彰显着这个铁血男儿忠于国家的阔朗情怀。

没有“狼性”,很难带出过硬队伍。“如果一次台风、一场暴风雨来临,我们都不敢起飞,那么战斗在这样的天气下打响,我们能取胜吗?”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飞行二大队战术主任、飞行教员丁曙光坚持利用不良天气,不打折扣地从难从严练兵。

没有打赢的血性、求胜的决心,军人的梦想就缺少“硬度”。我省每年参军人数占全国征兵总量的十分之一,从南海之滨到北疆边陲,从西北大漠到东海海岛,无论是在平常训练中,还是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刘政康、胡晓、丁曙光……一大批河南籍官兵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用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答卷。

用骄人战绩书写担当

战场无亚军,一切为打赢。

2019年7月25日,第75集团军某特种作战旅上等兵白莎跨越3000多公里,从祖国大陆最南端海南,到祖国北疆朱日和,参加陆军“狙击精英——2019”考核,与全陆军的狙击高手过招。

朱日和的风速最大可达每秒19米。为了这场比拼,白莎从零开始,一到训练场先测风速,她用皮肤去感知风速的变化,仔细观察周围的参照物在不同风速、风向中的变化,对照修风表,计算修正量。终于在一次次的尝试和修正中,她掌握了修风方法。在比赛中,白莎凭借稳定的发挥拿下“陆军枪王”称号。

“‘金飞镖’是每一个空军武器控制师的最高职业荣耀。”空军某部特级武器控制师李芝伟告诉记者,比赛时,在千米高空,用炸弹准确击中目标,就好比用足球从球场这一端踢中另一端的火柴盒。要获得这个荣誉,并非易事。

李芝伟不断锤炼本领,每天在荒郊野外一练就是八九个小时,经常累得筋疲力尽。往难里练、往苦里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炉火纯青的精投技术,他两次斩获“金飞镖”。

当兵,就要勇字当先,这是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营长张勇的人生信条。训练场上的张勇“处处扛红旗,样样争第一”,从难从严训练,先后在各级各类比武中获得50多个第一。

从少林寺达摩院的武术教练,到争做“尖刀传人”的铁血军人,田浩钦通过自己的努力,勇夺400米障碍东部战区陆军第一名。

成绩的背后,是忠诚与担当。河南兵用骄人战绩,再续“河南兵”品牌。

用默默坚守书写奉献

千里执戟江河涌,万里挥戈再建功。

断裂带、破碎岩、泥夹石……某特殊工程建设任务,技术标准要求高,地质情况复杂,工期仅10个月。面对这个复杂的特殊任务,火箭军某工程旅参谋长党西,在深山老林之中,带领技术攻关小组制订了30多项工程方案,创新工艺工法,依托新型工程装备攻克一道道难关,降服了一个个“拦路虎”,按下了全地域作战的“快进键”,为震慑强敌的“王牌”和“底牌”,构筑新“家”。

“咚锵、咚锵、咚咚锵……”5月22日,邓州市彭桥镇禹南村的宁静被一阵锣鼓声和鞭炮声打破,引来众乡邻围观。

原来,邓州市人武部会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第22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一等功臣张光付的立功喜报送到家中。

10多年来,张光付践行雷锋精神,将爱心播撒全国20多个省市,累计资助贫困学生、困难群众1600余人,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英雄的历史彪炳千秋,新时代军人再谱辉煌。作为杨根思连第30任连长,李照隆以英雄为榜样,淬炼钢铁意志树军魂,苦练本领做好强军领路人,带领团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同时他也多次立功受奖,成为新时期军人的一面旗帜。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班长张鲁豫继承红一连的优良革命传统,带出战斗力强、团结友爱的好五班。

终日与战机为伴,却不能像飞行员那样体验速度与激情,高学锋被誉为“战鹰的守护人”;张鹏飞最美逆行奔赴武汉疫区,连续奋战71天,成为“一线抗疫英雄谱”中唯一的士兵代表。他们的感人事迹和不凡业绩铭刻在“八一”军旗上、闪耀在强军之路上。

无奋斗,不青春。

青春报国,正在我辈!义无反顾,就在当下!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卫国戍边的战位哨卡,在波浪翻卷的万里海疆,在广袤无垠的湛蓝长空,在环境恶劣的大漠深处,在执行维和任务一线……广大河南籍官兵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奋勇争先当标兵,精武强能谋打赢,在火热军营里锻造出彩人生,谱写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崭新篇章。(河南日报记者 石可欣 通讯员 韩申国 戴丹华)



 

责任编辑:郭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