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04-10 11:33:36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各省份应该积极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将疫情防控与经济恢复、生态文明与民生建设相结合,探索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人类应该更加敬畏自然。人类必须摆正自身的位置,遵从自然之道,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后必须全面叫停野生动物交易,加强市场监管;加强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构筑生态安全和生命健康屏障。今后的发展应该是在充分尊重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基础上的发展,维持“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健康”的平衡。

强化生态保护,优化国土空间格局。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退化明显。因此,亟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视角做好区域生态保护的顶层设计,构建流域内生态补偿的体制机制;加大对脆弱区的生态修复,加强黄河干支流污染治理,促进河流生命健康;优化人地关系和国土空间格局,科学布局“三生”空间,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黄河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特别是水资源已成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未来要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产权保护;加强技术革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大力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倡导绿色建筑技术,推动建筑能源革命。未来绿色、低碳理念应成为生产、生活、建设、办公和消费的基本遵循,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简约的社会风尚。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压力,维持人与自然的平衡,提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着力改善民生保障公平

把着力改善民生摆在首位。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精细化的发展,特别是围绕“民生”切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比单纯的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目前,黄河流域民生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因此,未来应开展涵盖医疗和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教育公平、收入分配、治污减霾等在内的一系列民生领域的改革,构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使人民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中有更多获得感。

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不平衡的突出表现。黄河流域的诸多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比如资源布局、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文化设施、饮水质量、社会保障等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近期,各地农村“硬核”抗疫也暴露了农村在农业基础设施、医疗保障、物资供应、网络覆盖等方面的短板。因此,以本次疫情为契机,今后应着重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的短板,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

加快农业产业化,助力农村扶贫攻坚。黄河流域的下游平原、关中和河套平原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当下要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保障农耕物资供应,尽快恢复各项农业生产活动;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时,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长期战略,大力扶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并使其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强化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在黄河流域不同地区,应积极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比如中心城市,重点在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产业技术竞争力和城市发展质量;贫困地区要着力改善民生,以农业特色产业为带动形成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在产业配置方面,要从流域整体和区域自身定位的角度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避免资源浪费、贪大求全和重复建设,走精细化和集约化发展道路。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应顺应时代发展,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这样才能倒逼企业转型;同时应大力推行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以内涵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因此,应着力打造集历史文化遗迹、黄河水文化和乡土文化于一体的沿黄历史文化长廊,点线结合,大力繁荣文化事业,讲好黄河故事,以文化内涵建设为抓手打造文化品牌,提升黄河流域的知名度,助推文化旅游业大力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重点以主体功能为导向,发挥各地比较优势,走分工合理、优化发展的道路,优化区域和城乡空间治理结构,形成优势互补、高效协作、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展望未来,今后要致力于通过抓保护、促民生、提内涵,推动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将重心放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发展上。发展和保护、经济和民生、数量和质量并不矛盾,我们要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另外,对黄河上、中下游不同地区以及区域内部,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循序渐进,切忌一刀切,要体现差异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保护”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也才能使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文/赵荣钦 杨雪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