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太平街最后制秤人:毕生传承古老技艺

2019-11-07 16:14:27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网讯(刘恩琛)千百年来,手杆秤是中国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其制作精巧、使用便利,代代相传,可以称之为华夏「国粹」。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杆秤的市场越来越小,在长沙天心区百年老街——太平街口,制秤匠人文志飞坚守着他的制秤老店,默默传承着长沙手杆秤传统制作技艺,也传承着中国人「天地间有杆秤」——这一关于公平公正的传统象征。

太平街最后制秤人:毕生传承古老技艺

  太平街制秤老店(刘思琛 摄)

  在北街口,有一家不足5平米的小门面,几乎被淹没在各类小吃店和商场中,店铺的上方有块牌匾,黑底黄字写着:太平街老秤店。被大家称为「长沙城最后一位制秤人」的文志飞哼着小曲儿,正在有条不紊地制作着精巧的手杆秤。在他的身后,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手工杆秤——大的有两米多长,立起来快顶到房梁;袖珍的长度还不足一掌。各式杆秤琳琅满目,安静地挂在橱窗中。

  在店门口,摆放了一杆可以称人的大秤,两元人民币称一次。看到游客前来称重,文志飞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说着 「称心如意」的吉祥话。如果是女生称重,他还会稍微报轻一点点,看着她们满意的笑容,文志飞也乐开了花。

太平街最后制秤人:毕生传承古老技艺

  文志飞向记者介绍手工秤制作工艺 (刘思琛 摄)

  做秤工序繁 用料极讲究

  记者到店采访时,文志飞正在为秤杆镶星,只见他麻利地将铜丝插入星孔,然后用小刀将铜丝切断,在秤杆上轻敲两下,手法娴熟,不大一会,闪烁着暗芒的铜星便镶嵌完毕。文志飞介绍,制作一杆秤,要历经选材、制坯、刨圆、套铜套、包浆、钻孔、镶星、穿线、成秤、校码......一直到最后定型,共有一百五十多道工序,尽管他手法娴熟,一天也就能做一杆秤而已。

  文志飞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杆秤更注重性价比,选材多用油柞木,材质粗糙但成本低廉,往往需要涂上一层黑漆。现在因大部分为工艺收藏,材料多用檀木,红檀居多,也会有黑檀、紫檀。檀木质地坚硬,打磨后光泽明亮,如果客人有更高要求,则还会使用骆驼骨、鱼骨等高质量原材料,这些原材料无论在外观、精准度以及收藏年限上来说,都更胜一筹。

  家传上百年 从业重道德

  文志飞今年67岁了。他告诉记者,他家是制秤世家,爷爷从民国二年开始制秤,至今已传承上百年。「我13岁开始学艺,15岁出师就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谋生,23岁来长沙,哪里有商贩,我就往哪里钻。太平街当时是商贸集中区,我手艺又过硬,所以就在这定下来了。」50多年来,经他手的杆秤,至少有15万杆。

太平街最后制秤人:毕生传承古老技艺 

文志飞在用手工大秤为游客称重 (刘思琛 摄)

  文志飞说:「在古代,秤砣代表着正义,秤杆代表公平,而秤盘则喻示着良心。」文志飞一生都在坚守着这一古老行当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十六进制的中国古秤,秤杆上16颗星代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再请来福禄寿三颗星,以告诫做生意的人不要动歪脑筋缺斤少両。「缺一両就少福,缺二両就没禄,缺三両的话,福禄寿都没了,贪一时便宜却影响了一辈子的好命,得不偿失。」

  今少人问津 「秤」心难如意

  文志飞一共收过8个徒弟,但现在都不再制秤,有开饭店的,有外出打工的,放弃这行的原因无他——不挣钱。

  文志飞不禁回忆起杆秤业辉煌的年代,「生意最好的就数1995年前后,当时全国统一将市斤改为公斤制,几乎全城的商贩都要换秤,我店里根本忙不过来。」当时,文志飞带着七八个徒弟,每天没日没夜地加班,天天都要工作到凌晨。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杆秤的生意便江河日下了。文志飞介绍,他的杆秤店现在一天只能卖出去一两把,有时候甚至无人问津。靠着政府的扶持,文志飞只需支付极低廉的租金,勉强在长沙最繁华的太平街口维持着他的小店,也勉强维持着手杆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平街最后制秤人:毕生传承古老技艺

文志飞正在制作杆秤 (刘思琛 摄)

  「除了药店因为一些珍贵药材或者致命药材需要细微的称量,担心电子秤受到干扰,才会使用到杆秤。杆秤逐渐成了一种工艺品,有人买了收藏。也有人效仿古时婚礼,结婚时男方用秤杆揭开女方的红盖头,表达『公不离婆,秤不离砣』的美好寓意。」说起这些,文志飞颇显无奈。

  文志飞介绍,当年刚到太平街时,短短两百米的老街上就有4家手工制秤的店铺,可如今他已成为太平街上最后的制秤人。

  夜色见晚,太平街的咖啡店、服装店华灯初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从杆秤店门前经过,但驻足者寥寥,偶有主顾前来询价,也只是修秤或者换杆等小生意。

  晚上八点不到,文志飞关上店门,朝家中走去,在他落寞的背影后,太平古街霓虹闪烁,人潮涌动,只是这一切热闹与喧嚣都与文志飞无关。

  天心区积极保护“非遗”

  在天心区,还有很多像文志飞这样的“非遗”传承人。该如何保护“非遗”,不让这些传统的手艺失传呢?据天心区文管所所长金杰介绍,从2014年至今,天心区坚持开展“非遗培训进校园”公益活动,经过逐步尝试和不断改进,公益培训取得了良好成效,每年开设3-4期免费培训,累计开设班级125个班次,开设课程近15门,培训学员近3000人次。

  除此之外,天心区还定期举行非遗展示活动,2018年共举办展示体验活动共计29场,其中,利用周末在天心非遗保护展示中心举行展示和体验活动27场;五一小长假期间,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小长假体验活动,包括诗会、雷琴表演、花鼓戏和各类非遗项目现场展示,获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太平街最后制秤人:毕生传承古老技艺

琳琅满目的手杆秤 (刘思琛 摄)

  金杰告诉记者,天心区还邀请了“非遗”传承人进社区、进学校举行志愿宣传活动,2018年1月,分别邀请了望城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朱国强在涂新社区进行展演、金杵面塑代表性传承人陈金成老师在向家坡小学进行教学;6月,邀请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志广老师在暮云小学乡村青少年宫开展教学;10-12月,邀请长沙棕叶编、金杵面塑、欧式手工钩编的代表性传承人,赴天心区的美丽乡村开展展示和体验活动等。 

责任编辑:楚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