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和自然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三伏灸”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三伏天灸”作用原理
利用夏季“三伏天”时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选用具有辛温发散、温通阳气作用的中药,依病情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药物贴敷,以振阳气、调和血气、疏通经络、温散寒湿,从而达到鼓舞正气增强免疫力,抑制机体过敏状态,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发作的治疗目的。
2019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
初伏10天: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
中伏20天: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
末伏10天: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
“三伏天灸”可以调理的问题
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鼻炎、咽炎、哮喘、肺炎、支气管炎、气管炎;
2.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拉肚子、放屁多、打嗝、呕吐、口臭、腹痛、各种胃炎(浅表性、
糜烂性、萎缩性)、肠炎、结肠炎、便秘等;
3.颈肩腰腿痛:头痛、偏头痛、颈椎病、落枕、腰疼(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炎、
腕关节综合征、脚后跟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4.妇科疾病:乳腺增生、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崩漏、白带多、不孕、月子病、乳汁不足等症;
5.亚健康调理:疲劳综合征、手脚凉、怕冷、免疫力低下等其他病症;
6.儿科疾病:吐乳、腹泻、消化不良、易患感冒、小儿夜啼。(小儿艾灸,中病即止,不要贪多)
“三伏天灸”注意事项
1. 治疗期间应禁吃生冷,忌食肥甘厚腻的饮食。这些饮食伤脾胃,易生痰饮。
2. 贴药当日不要直接在阳光下暴晒或作剧烈运动,应尽量避免出汗,亦不宜在寒冷地方久留,切忌用冷水淋浴(含游泳)。
3. 有极少数人贴药后皮肤会因色素沉着而留下永久性的黑色印记,如果患者忌讳,可不选择该疗法。
4. 多数患者治疗后,局部皮肤有发热、发红、发泡或轻度皮损症状,这属于正常的药效反应。只须保持皮损处干燥,防止感染即可,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以免损伤皮肤而致感染。若出现水泡,只要紧遵医嘱进行适当消毒处理便可,不用担心。
5. 对天灸药物有过敏、有严重皮肤过敏、严重糖尿病者、孕妇及两岁以下幼儿均不宜接受天灸。
*以上保健信息因人而异,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专业医师。
*本文部分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