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济源:产业旺,乡村振兴底气足

2019-06-27 10:34:37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对济源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济源市委要求,全市上下要抓住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市的重大机遇,以乡村振兴助力产城、城乡融合发展,开创新时代济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济源出重彩的绚丽篇章。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绘就了一幅新的发展蓝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济源市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以全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济源,需要深入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围绕产业升级、三产融合、农民增收,探索一条富有济源特色的产业兴旺路径。 

“稳粮扩经”优化产业布局 

【探索实践】 

麦收过后,市富富康新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内,运粮车辆络绎不绝。 

“我承包了2086亩土地,全部种植优质小麦,加上订单收购的面积,共有3.8万亩。最近,收购商每天运走小麦800吨。”合作社负责人王国群一边忙碌一边说。 

2018年,济源市麦播面积30.34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麦播面积13.1万亩。经初步测产验收,基地预计单产510.2公斤,较去年增加5.2公斤,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仲夏时节,下冶镇大岭村艾农们穿行在“绿浪”之中,娴熟地收割艾草。该村以前一直以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种植为主,一年到头收入甚微。近几年,该村依托丰富的野生艾草资源,发展艾草健康养生产业,并成立了艾草合作社,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60户村民发展艾草种植350亩。 

近年,济源市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极实施种养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划定2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1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蔬菜制种、核桃产业、烟草种植、富硒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形成规模。 

【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全市耕地面积稳定在67万亩左右,基本农田保持在58万亩以上,提升2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质量。进一步加大蔬菜制种、富硒林果、优质烟草、高山蔬菜、冬凌草、特色养殖、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形成规模效应。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认证,打造更多像寺郎腰大葱、蓼坞薄皮核桃、邵州苹果、大岭艾草、君源有机蔬菜等一样的特色品牌。 

【落地有声】 

“按照‘稳粮扩经’的发展思路,持续优化种养产业布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兴旺。”市农牧局局长李军玲说,我们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扩大优质花生、大豆、饲草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蔬菜制种、烟草、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 

夯实基础 强化科技创新 

【探索实践】 

走进王屋镇柏木凹村,记者看到很多村民在收获甘蓝和白菜种子,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树杰介绍,王屋山供水工程建成后,不仅解决了村民吃水问题,还解决了蔬菜制种基地滴灌问题。特别是王屋山供水复线工程建成后,村民用水更便捷,水量更充足。村里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进行区域规划,发展农旅融合。 

在承留镇卫佛安村西瓜文化节当天,瓜农王正才销售收入近4000元。他一边忙活一边介绍,有了“甜硒瓜”的牌子,瓜农收益就是好。 

今年以来,市农科院与该村进行生物有机肥及富硒技术试验,引导村民发展高端富硒品牌西瓜,打造卫佛安“甜硒瓜”品牌,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 

【全会精神】 

实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实现小浪底北岸(济源)灌区通水,引黄入济,开工建设引黄调蓄龙腾湖、玉阳湖工程,实施济水西源、蟒河、万洋湖、苇泉河等水系连通工程。持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提高灌溉保证率和农田抗御旱灾的能力。加大后期管护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强化新品种培育、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模式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富硒高效农业,支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落地有声】 

“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正在加班加点积极推进。”市水利局局长刘根胜介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全市水资源调控能力、水生态涵养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灾害抗御能力。同时,去年底已经建成投用的王屋山供水复线工程,解决了王屋镇、下冶镇和大峪镇56个村5.3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 

“我们将聚焦优良品种培育和引进示范、关键生产技术集成应用、精品示范基地培育等,强化科技创新。”市农科院院长尹国红说,农业技术人员将继续深入一线,主动对接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种植户,大力发展绿色富硒高效农业,开发优质高端农产品,引导和带动农户在“优、特、精”上做文章,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舞动龙头” 推动融合发展 

【探索实践】 

走进克井镇枣庙村冬凌草基地,成方连片的冬凌草长势喜人。“这些都是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冬凌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原战胜介绍,目前全市冬凌草种植面积1万余亩,年产量7000吨,是我国最大的冬凌草种植基地。 

济源市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济源冬凌草”国家地理标识原产地保护品种优势,在济世药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下,10余个具有知识产权的冬凌草系列产品陆续上市,带动了2500户农户脱贫致富。 

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54家、农民合作社1065家、家庭农场176家、社会化服务组织150家,托管土地面积8.5万亩,实现了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全会精神】 

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加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力度,支持伊利、双汇等大型龙头企业在济源市扩大生产规模,支持中沃实业、济世药业、绿茵种业、阳光兔业、丰之源科技等本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持续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通过以企带户、村企共建,把城市、乡村、农民都纳入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积极探索推广“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新模式,加快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宽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 

【落地有声】 

“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市农牧局副局长商军旗说,我们将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和产业化联合体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等农业新业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力推进一产“接二连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