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传承思考

2019-05-14 14:30:00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综观丰富的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认为它有如下特点。

本文作者汪振军,为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一是历史悠久。河南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河南的非物质文化在远古的时代就有呈现。从河南考古发现来看,早在几十万年前南召猿人遗址和小空山洞穴遗址、荥阳织机洞遗址、安阳小南海洞穴遗址说明在旧石器时代中原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的遗迹,而后来新郑裴李岗遗址、舞阳贾湖遗址、渑池仰韶村遗址、陕县庙底沟遗址、灵宝北阳平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更说明了中原早期文明的灿烂辉煌。特别是舞阳贾湖出土的近8000年的七孔骨笛,用鹤鸟的肢骨磨制钻孔而成,制作精致,能发出6~7种音阶,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仰韶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其造型和装饰图案非常独特,小口尖底瓶运用了重心学原理,陶器表面的圆点纹、弧形纹、带状纹、网状纹、色彩斑斓,标志着早期中原人朦胧的审美意识。不仅如此,有关中华民族的一些人文远祖如遂人氏、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大禹、仓颉创造文明的业绩也通过神话传说形式代代相传,至今仍流传在河南的广大民间,人们正是通过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故事的形式表达对于自己文明的认同和深厚的文化寻根意识。《吕氏春秋》所记载的“葛天氏之乐”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歌舞,“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该乐内容有八部分,无论从其规模还是从其复杂程度来看,都已相当完整。故该乐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源头之一。不仅如此,以“河图”“洛书”“周易”为代表的中国“易文化”,以少林拳、太极拳等为代表中国武术文化,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科技文化,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最早的文字文化等等都能在河南找到它的印迹,河南非物质文化所体现的根源性,说明中原文化既是民族之根,又是文化之源。

二是内容丰富。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省各地,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仅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就有22项,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就有56项,入选河南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148项。而且每一项都有很多内容,真可谓异彩纷呈。如在民间戏曲中,不仅有豫剧、曲剧、越调,还有大弦戏、目连戏、道情、宛梆、四平调、大平调、怀梆、皮影戏、杠天神、清丰柳子戏、河阳花鼓戏、二股弦、光山花鼓戏、淮调、扁担戏、扬高戏、二夹弦、落腔等。在民间文学方面,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远古的神话传说,还许多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和重要价值的传说,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花木兰传说(虞城县)、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柳毅的传说(卫辉市)、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赵氏孤儿传说(温县)、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平县、遂平县、内乡县、灵宝市)、牛郎织女传说(南阳市)、竹林七贤传说(修武县),这些传说既自成一体,又各具特色,反映了当地人民丰富的想像力和惊人的文学才能。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原人民旺盛的文化创造力,可以说,在河南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用心发现,都会感受到这一地区文化积淀的深厚。河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说明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是特色鲜明。河南地处中国之中,长期以来又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样以来,河南的非物质文化就体现了一种包容性和吸纳性的特点。河南的非物质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就是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吸纳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精华。以戏曲为例,河南本地戏剧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受到外来戏剧的影响,并且吸纳外来剧种的精华。一些外来剧种,如昆曲、弋阳腔、京剧、汉剧、评剧、蒲剧、柳琴戏、眉户戏等纷纷来河南这片文化沃土安家落户。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曾经流行过的剧种有50多个。这些剧种极大地推动了河南戏剧的发展,也使河南戏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河南戏剧热烈、豪放的阳刚之美与江南戏曲细腻、委婉的阴柔之美形成强烈的对比。能够体现中原文化的特色的还不仅仅是戏剧,比如开封的木版年画,与天津的杨柳青、河北的武强、江苏的桃花坞在风格上迥然不同。开封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具有久远深厚的文化根基,开封木版年画用雕版多色套印而成,绘画技法具有构图饱满、线条粗犷、形象夸张、色彩艳丽、人物无媚态的特点,得到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年画乡土气息浓郁、美感强烈,具有很高的社会学、文化学、美学价值,被视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四是价值重大。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地域文化价值,就是放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天平上也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有些项目在全国来说极有份量,体现了中华民族创造文化的智慧和审美高标。比如河南淮阳的泥泥狗,造型古朴雅致,风格浑厚自然,不施雕凿,工艺精美。它们用胶泥捏制而成,多以奇禽怪兽为题材,种类繁多,极富神话色彩。“泥泥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人面猴”,它具有早期人类的形象,半人半猿,面目黑瘦,周身绘有毛发。中国古代神话是伏羲、女娲兄妹抟黄土做人,而太昊陵的“人面猴”就说明了人和猿猴是一个宗族。作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 、罕见的民间艺术,它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并折射出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之间同构互渗的血缘关系。淮阳“泥泥狗”,不仅是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的活性史料;同时,也是现代民间老百姓的生命图腾。同样,河南浚县的“泥沽沽”也是彩绘的泥玩具,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自制的毛笔点画出各种花样,造型古朴稚拙,色彩对比强烈。在浚县“泥沽沽”中除了人物之外,还有许多是鸟的造型,比如燕子、斑鸠、孔雀等,据专家考证,浚县“泥沽沽”的文化渊源可追朔到远古中原的鸟崇拜。因为远古以来中华文化就有鸟崇拜的传统。由于当时生存环境险恶,人的寿命很短,要维持种族的延续,必须大量繁殖后代。《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行浴,见玄鸟堕其卵,取呑之,因孕,生契。”郭沫若认为凤与燕子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直到现在鸟还是生殖器的别名。浚县泥沽沽与淮阳“泥泥狗”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们都代表了远古人类的生殖崇拜,在某种意义上说,淮阳的泥泥狗与浚县的“泥沽沽”和中国的凤凰、俄罗斯的火鸟、埃及的太阳鸟一样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民族早期文明的有力佐证。

五是底蕴深厚。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老中原的文化记忆,它虽大多以民间的形式出现,但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河南的太吴陵庙会、老子生日庙会、关林庙会、浚县庙会、火神台庙会、女娲庙会等既表达了普通民众对于先祖先贤的崇拜,也寄托着自己对于日常生活的希望。河南民间音乐不是江南的丝竹管弦,而是规模宏大声音响亮的盘鼓、唢呐、响锣等。河南的民间舞蹈不是江南的轻歌曼舞,而是动作幅度很大奔放热烈的秧歌、狮舞、铜器舞、麒麟舞、旱船舞。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南的音乐舞蹈体现的是河南人豪放热烈的性格。河南的非物质文化大多是土生土长的草根艺术,它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中原农民虽然遭受苦难的磨砺,但在苦难中依然奋斗的乐观精神却代代相传。规模巨大的马街书会完全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以田野为舞台,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时候,广大的田野万人涌动,它不仅是民间艺人的表演场,也是民间艺人的擂台。当然,河南的非物质文化也有体现中华精英文化的东西。比如河南的少林拳和太极拳,特色鲜明,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底蕴举世稀有。少林拳古朴实用、刚劲有力,虽以“刚”为主,但也讲究禅武合一,刚柔相济。太极拳动作连贯、灵活自如,虽以“柔”为主,但也讲究柔中有刚、形神合一。少林拳的文化内核是佛家,太极拳的文化内核是道家。禅宗修行讲动静合一,内外兼修,拳禅一体;道家修行讲天人合一、物我合一、阴阳互化。两者都将武术作为强身、健体、益智和修性的手段。因此,习武的境界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境界,而且河南又是儒、释、道三家交汇融合之地,因此中原武术的深层底蕴实际也就包含儒家的中和养气,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正是儒、道、释文化的和合统一,才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文化。

对于河南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1.对各地的各种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的形式进行调查登记、采录、 建档工作。

2.对于采集的各种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研究,并有计划地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图书和音像资料。

3.建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4.拍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专题片和电影。

5.政府和社会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对于重要的传承人和传承单位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保护、资助、扶植鼓励其传承和传播。

6.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非物质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民间文化之乡,选择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动态保护。

7.对于有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政府要积极支持地方进行合理有度的开发,使非物质文化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8.通过文化遗产日,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

9.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民教育体系。

10.设立传统文化法定节假日,通过特定的文化仪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汪振军,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张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