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杨再平: 中国银行业及时完成不良资产处置 躲过2008金融海啸

2018-11-27 15:28:37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

  大公网11月27日讯 (记者刘洋) 第九届“央视财经论坛•香港”今日在香港洲际酒店举办,本届论坛以“四十年•金融的力量与责任”为主题,邀请了香港及内地金融界人士及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聚焦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内地与香港两地金融发展。 

  论坛中,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透露,自己第一次来香港是1993年在加拿大留学回国的时候,当时自己要买“四大件”,其中电脑和摄像机都是在香港买的。此前,杨再平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当时并没有跟金融产生关系,但却已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历过改革开放前期,杨再平回忆,当年的粮票、肉票等票证正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缩影,可以说是中国的“弱货币”的时代。从金融的角度来说,这些票据就是人民币+。另一方面,这些票据将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隔开,杨再平感叹:“我有刻骨铭心的感受”,他谈到,自己当了民办老师以后,学校里有近30个老师,一半是民办老师,一半是公办老师,民办老师没有粮票,公办老师有粮票,所以去其他地方开会的时候,作为民办老师的杨再平得自己背粮食去,“当时非常的羡慕公办老师,我当时奋斗目标就是想成为公办老师,能够有粮票”,杨再平说。直到1995年,杨再平已经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再次回到家乡,被同乡问起是否当上了公办教师,仍感慨不已。 

  在论坛中,杨再平带来了1998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封面文章,这篇文章关于中国银行业技术破产,其标题便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可能就是下一个”。杨再平透露,文章发表的一段时间里,他在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工作,每天都要去查阅这样的文章,把重点内容翻译出来给领导。 

  杨再平回忆:“90年代中后期金融危机爆发,当时境外的猜测我们的不良资产率是20%,按照这样的标准,他们认为中国的银行业,按照国际标准应该是技术上死亡,而且死了3次。我们作为中央银行的工作人员,尤其我在中国银行办公厅,每天要大量处理风险的事件,所以记忆非常之深刻。” 

  当时的中国经常出现银行挤兑,杨再平谈到,当时银行的的不良率约40%,有些地方甚至50%,部分金融机构资不抵债,基于此,化解风险已经极度迫切,同时还要防止风险再生。于是银行通过剥离不良资产进行风险化解,剥离之后第一次对外公布的不良率约26%,后来引进战略投资者,按照股份制标准改革并实行现代的公司治理,把历史的包袱解决了,同时再生不良率的问题也解决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国际上对中国金融业的评论是一枝独秀”,杨再平说。 

  正因为在2008年以前,中国完成了银行业不良处置和转换机制,在机缘巧合之下躲过了2008年经济危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是我们制度有优越性,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的金融业能够很快的把问题解决掉,当然也是因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