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李莉娟回忆祖父弘一大师: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2018-07-31 11:13:04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编者按:2018年是弘一大师出尘100周年,百年前的弘一法师身为时代先锋、教界楷模,颇为大公报关注,大师与大公报结下深厚的友谊。追古思今,百年后大公报新媒体平台大公网携手中国网等单位,联袂主办《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纪念弘一大师出尘一百周年系列活动。7月23日,弘一大师出尘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启动式在大公网举办,来自政界、学界、宗教界、书画界、艺术界等嘉宾领导雅士云集,共同缅怀弘一大师一生的愿行事业,对于“弘一精神”的觉悟与反思,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挖掘。活动启动式上,李莉娟女士作为弘一大师的孙女,在仪式上带领大家一同回顾了大师的生前足迹。

回望大师足迹
 

李莉娟女士致辞
 
李莉娟女士首先简要介绍了一下弘一大师的基本情况,其祖父李叔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是中国近代文化名人和佛教律宗祖师。随后便提及了弘一的出家问题,她认为,“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弘祖的出家没有牵涉到任何世俗因素,而放下一切身外之物,完全是为了住持佛法,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将佛法发扬光大,利益众生。
 
弘祖1918年出家为僧,1942年圆寂,这二十四年间,对佛教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时鉴于佛门戒律松驰,他为了以自己严格的持戒行动,为佛教界树立模范,并振兴淹没近八百年的“南山律宗”,而致力研究律宗,学律持律。弘祖用其竭尽全力履践其弘律誓愿,呕心沥血精研律藏,先后编著许多有关律学典籍文献,总称为《南山律苑丛书》,其中以《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一书最为精辟,为“经典性”著作,共计七年时间完稿,可以说是细心构思,把原有戒条化繁为简,将其中所列制意、罪相、具缘、开缘、并制、境想等,梳理得纲目分明,令初学者易得门径,被称为宋朝元照(灵芝)律师以后第一巨著。此外,弘祖精研《大方广佛华严经》,将各种译本中精辟的经句集成联句,并编写成《华严集联三百》一书。
 
她还讲述到,其祖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曲、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都是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是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中国话剧的创始人,把西洋画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是中国水彩画的开拓者。弘祖以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了著名画家丰子恺、潘天寿、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代文化名人
 
李女士还谈到,最重要的是,祖父与《大公报》的渊源很深。1905年,其曾祖母病故,她的祖父非常孝敬父母,一定要将曾祖母的灵柩运回天津,同时提到,在天津务必举行文明的丧葬礼仪式。仅在举行丧礼的前6天,天津《大公报》就在《本阜新闻》栏中以《文明丧礼》为题发布了预报,并告知公众,其将废除旧礼,采用“新仪”。最终整个丧仪皆为西式,会场只有致悼词,而没有孝子跪地读祭文,其祖父弹亲自钢琴,唱自己谱写的哀歌,全家穿黑色衣服送丧。8月2日的《大公报》上又刊出了《记追悼会》的消息报导,简要记述了丧礼当时的状况,并且还附上了《追悼李节母之哀歌》等歌片两首,此事在天津也是引起了轰动。

在个人修为方面,李莉娟女士分别举出了弘一大师与学生及各界人士交游的例子,一是他从不多收丰子恺寄给自己的东西;二是对高官名士,都不愿意亲近,以避攀缘之嫌,他曾毅然拒绝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邀约。

另外,李女士亦提到弘祖在出家之后,爱国热情依然高昂。在1937年厦门第一届运动会上还为其撰写了会歌,并申明”念佛不忘救国。他还讲到,弘祖出家后最敬仰的是印光法师,因为担任住持,要外应俗务,内抓管理,妨害道业,所以他坚持不做住持,不畜徒众,不乐名闻利养,向印光法师学习。

最后,李莉娟女士总结到,距离弘祖逝世,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十六年,在这期间,纪念弘祖的活动在不断地开展,历经几代人,代代相传。是弘祖的精神和做人的品德,被几代人所称赞,特别是其“认真”二字令我们终身受用。弘祖青年时期才华横溢,出家后以律弘教、以戒为师,以种种方便而作佛事。贯穿他一生的正是处处认真、事事认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也许恰因如此,方才成就一位蜚声海外的艺术家、佛教高僧。(作者系弘一大师孙女)
责任编辑: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