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中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三伏天灸

2018-07-13 15:02:57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天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 中医在每年夏季及冬季的特定日子里,即全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三伏天"及阳气最弱的日子"三九天"进行,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敷贴中药药膏,使药性通过穴位经络而到达脏腑,达致调和阴阳,防冶疾病的作用。现代城市人最常见用天灸治疗“冷气病”、鼻敏感及哮喘等慢性疾病。城市人爱时刻开冷气,在冷气环境下工作致体质变虚寒。负责化生气血的脾胃脏腑,一旦受凉,气血去不到四肢,会有手冻脚冻、头晕、疲倦等症状。此时, 夏季阳气旺盛的 三伏天"里, 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药物的渗透与吸收率高,正是驱散体内寒邪的最佳时机。

"三伏天灸"是在夏季小暑后的三至四个特定日子在穴位敷贴中药。"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俗话说"夏至三庚便入伏",所以可以简单的用"夏至三庚"这四字口诀来表示入伏日期,即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者20天,末伏为10天。

2018年的三伏期

初伏: 2018年7月15 至 17日

中伏: 2018年7月25 至 27日

末伏: 2018年8月5日至 7日

加强灸: 2018年8月14日至 16日

天灸疗法主要适应症状

哮喘、肾虚、鼻敏感、体虚久咳、身体疲劳、体质虚弱、四肢冰冷、月经不调、容易感冒、寒湿痹痛、肩颈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

天灸疗法的正常反应

“天灸”药效通过皮肤渗透,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贴药后会感觉穴位及其周围有痕痒、灼热甚或刺痛的感觉,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有个别人士贴药后皮肤会红赤充血,甚至起泡(有可能是因贴药超时而产生),只要紧遵医嘱或进行适当消毒处理便可,不用担心。

进行天灸治疗时的禁忌

 对天灸药物有过敏、有严重皮肤过敏、严重糖尿病者、孕妇及两岁以下幼儿均不宜接受天灸。

如施灸部位皮肤有伤口或施灸当天发烧者,则需待情况好转才可以接受天灸治疗。

敷药贴时不要直接在阳光下暴晒或作剧烈运动,应尽量避免出汗,亦不宜在寒冷地方久留。

贴药当天要戒辛辣﹑煎炸或生冷食物,同时禁食海鲜、牛肉、鹅肉、笋、花生等,亦应避免冷水浴。

责任编辑:李孟展